其他耳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耳鼻喉 > 其他耳病

听力早衰 你中招了没?

举报/反馈
2014-06-06 01:49:39烟台晚报

  球有3.6亿听力残疾人,占全球总人口的5.3%。记者采访发现,现如今听力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老年人群体的专利,听力下降已成为一种“都市病”,正在慢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防止听力早衰呢?6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毓璜顶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庆泉,让我们听听专家的建议。

  耳机听音乐造成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貌似是一个只有老年群体才会有的多发健康问题。今年26岁刘艺(化名)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为了这其中的一员。由于家距单位的路途较远,刘艺每天要乘坐40分钟的公交车上下班,为了减轻途中的乏味,刘艺养成了路上听音乐的习惯,而且喜欢听节奏比较快的电子舞曲类的音乐。前不久,刘艺觉得自己有耳鸣、耳痛、头昏等症状,开始她并没有在意,可是过了一个星期之后,症状并没有减轻,她便来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噪音引起的听力减退,并且告诫她,如果再不停止长时间在嘈杂环境中戴耳机听音乐的这种不良生活习惯,将会对她的听力造成更大的损伤,严重时还会引起噪音性耳聋

  无独有偶,小健是初四学生,今年要中考了,压力挺大的,于是他就经常用手机听听歌缓解压力,春节假期里更是一天有七八个小时戴着耳机。有几次,因为太疲劳了,耳朵还塞着耳机就睡着了,早上起床发觉耳朵生疼,才知道晚上忘了摘耳机。新学期开学后,小健耳朵里时常“轰轰”作响,开始以为是没休息好造成的,没想到这两天他竟然出现了间歇性耳聋的症状。小健吓坏了,赶紧到医院就诊。

  采访中,张庆泉主任告诉记者,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听力下降离年轻人很遥远,只有在发现听力严重下降时,才去求诊,而这个时候已经可能是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很难恢复。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在上班途中、乘车途中以及其它空闲时间听音乐、看视频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青少年占很大的比例。他们戴耳机听音乐、看视频,既不影响他人,又可避免外界干扰,看上去是一种潇洒的精神享受。殊不知,由此也会带来某些潜在危害性。经常使用耳机会损伤人的正常听力,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病症。耳机里的声音是立体的,其最大音量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有一定损伤,声音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产生一种震动,这种震动足以引起内耳黏膜和毛细胞的水肿,从而影响听力,导致神经性耳聋。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听力下降缓慢,患者的感觉并不明显,往往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但最终会影响听力。有关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音量高达110分贝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病症。

  张庆泉告诉记者,目前,一些电子产品的音量可高达115分贝,即使音量未开到最大,收听摇滚乐时也达95分贝,收听电子舞曲音乐高达110分贝以上。而且,由于很多耳机是入耳式设计的,耳机直接塞入耳朵里,这样能使音频信号提高9个分贝之多。使用不当或者是音量太大都可以对耳膜造成直接的伤害。所以,在欧洲等地,都不使用耳塞式的耳机。“很多人不知道,若耳机使用不当,长时间高音量收听,还会损伤人的视力。”张主任表示,由于耳朵和眼睛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复杂的内在联系,在高分贝噪音环境里,人的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平衡反应迟钝,严重受损者甚至还会造成永久性反应失灵病症。

  听力下降渐成“都市病”

  也有些人会认为,我把耳机声音调小不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张庆泉主任说,这是有道理的,但实际情况是使用耳机会造成耳朵在适应较高声音的过程中,对声音层次感觉的灵敏度降低。即使音量没有改变,听者也会觉得声音逐渐变小。因此,听者很容易把音量调到60分贝以上,达到听力可能受到损伤的程度。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一般的损伤可能暂时不影响他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很难引起警惕,但是再过若干年,这些喜欢使用耳机的人就会过早地跨入了听力下降的人群,拥有一双提前衰老的耳朵。目前,突发性耳聋在都市白领中发病率很高,多数就是耳机使用过频造成的。

  “年轻人要尽量在安静环境下听音乐,尽量避免在喧闹的地方,例如公交车、火车中使用耳机。因为音量大小不是由听力而是由噪音决定,公交车里,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会对人的耳朵产生一定的压力,再戴着耳机紧紧地压在耳朵里,带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毛细胞极易受损。”张庆泉建议,“运动最好也别用耳机听音乐,因为有氧运动使得血液流向四肢,内耳此时更容易受到伤害。瑞典人做过一项研究,证明进行有氧运动时听随身听对听力的伤害比平时增加一倍。”

  采访中,张主任告诉记者,听力下降正在成为一种“都市病”,渗透我们的生活,如高架路两边,建筑工地里的冲击钻、电梯、变压器、发电机、压缩机房等,无时无刻不在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去卡拉OK玩,在嘈杂的地方大声说话,也会损伤听力。耳鸣、头晕等症状常常是听力下降的早期信号。随着听力损失情况持续加重,这些高危人群很可能会完全丧失听力。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听力呢?张庆泉说,经常戴耳机听音乐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方法。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此外,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一般来说,听到同等音量的音乐,用耳塞式耳机比头戴式耳机的音量高7至9分贝。头戴式耳机有通气孔者更好,可以把噪声能量集中的低频信号部分排放到耳外。听音乐时,不要过分追求音质效果而把低频音放得很大,这样会对耳蜗内的毛细胞损伤非常大,且不要两只耳朵一起听,可左右轮换,耳塞不要塞得太紧。在室内听音乐,可采用功放音响,减少耳机的使用。

  张主任提醒说,经常听音乐的人应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当出现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可能是听力受损的早期信号。特别是出现耳鸣的现象时,最应该引起警惕,这是人体内血液循环差的第一报警信号,说明人体内最细的末梢神经出现问题,应该多休息,保证睡眠以缓解压力。此外,也可以和以前能听清的音量做对比,比如以前听手表走动的声音很清晰,而现在听不太清楚了,或者以前看电视时一般开的音量,现在却觉得太小听不清楚。出现以上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做听力检查。由噪音环境引起的听力损伤如果能在一周内就诊,大多数都是可以治好的。一般来说,听力损伤超过3个月就是永久性的,很难治愈。他建议习惯每天戴耳机听音乐的人最好每年检查一次听力,成人一般做耳科常规检查和纯音测听或言语测听即可。发现问题,再详细检查其他项目。另外,张庆泉主任强调,掏耳朵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不管你是用耳勺还是棉签,都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发生外伤性鼓膜穿孔。经常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长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如果有小昆虫飞入或爬进耳朵,只要用一点食用油,让小昆虫缺氧窒息,再到医院去处理即可。同时,应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