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秋冬季孩子鼻子为何一碰就出血?

  健康教室

  碰不起的“沙鼻子”

  “妞妞一吃巧克力就出鼻血。”“我家儿子就是改不了挖鼻子的坏习惯,常常挖着挖着就大叫‘出鼻血了——’”“前阵子,睿睿发高烧,半夜里还流鼻血,弄得我焦头烂额。”……不少爸妈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2岁前并不怎么出鼻血,怎么过了3岁就那么容易出鼻血呢?尤其到了秋冬季,天气一干燥,孩子的鼻子更是成了碰不起的“沙鼻子”!

  专家解答——

  3岁以上的孩子经常容易出鼻血,其中90%以上都发生在鼻中隔(隔开左右鼻孔的那部分)的前半段。2岁前,这块区域的毛细血管还未发育成熟,孩子出鼻血的现象很少;3岁后,这里的毛细血管就特别丰富,还很娇嫩,容易因碰撞而出血;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块区域的毛细血管又会慢慢退化,10岁以后,“沙鼻子”基本可以不治而愈。但需注意,如果孩子出鼻血量大且次数频繁,还是要尽早去医院就诊。

  平日里,找准原因巧预防

  虽说孩子出鼻血的位置大多相同,但原因还是各有不同的。

  原因1:患上呼吸道疾病并伴有急性发热

  3~7岁的孩子常常会因患有上呼吸道疾病而引起发热。当孩子发烧时,全身的皮肤黏膜血管都会发生充血、肿胀,鼻黏膜也不例外。一旦鼻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再加上用力擤鼻涕的外力作用,鼻黏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专家支招:

  ◆ 对孩子进行物理降温。

  ◆ 采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即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轻轻地擤,能擤出多少就擤多少,不要勉强用力擤。

  原因2:外伤

  有些孩子出于好奇或难受,喜欢挖鼻子。孩子手指够到的区域正是鼻腔内毛细血管密布的地方,非常容易引起鼻腔局部黏膜出血。

  鼻子暴露在外,一旦孩子摔倒,鼻子总是首当其冲。在剧烈外力的冲击下,鼻黏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专家支招:

  ◆ 挖鼻子绝对是个坏习惯,爸爸妈妈要及时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对了,在“训斥”孩子之前,先自我检查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

  ◆ 叮嘱孩子在玩耍时要注意自我保护。但是,切忌矫枉过正,千万别因为怕孩子受伤而限制孩子户外活动哦。

  原因3:有异物进入鼻腔

  孩子3岁后,探索欲与日俱增,出于好奇,有时,孩子喜欢将一些细小的物体塞入鼻腔,如花生仁、瓜子、果核、黄豆等。这些物体一旦被塞入鼻内,孩子自己取不出来,又不敢声张,时间一长,便被遗忘而留在鼻腔内。有的异物在鼻腔内遇水膨胀、发霉,引起鼻腔黏膜感染、糜烂而引起出血,有时在异物的不良刺激下,也会造成鼻黏膜外伤性出血。

  专家支招:

  ◆ 不要给孩子玩特别细小的玩具,如果要玩此类玩具,爸爸妈妈必须陪在孩子身边。

  ◆ 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这样即使孩子出现上述问题也会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家长可以尽快送孩子去医院就诊。

63
2013-12-25 01:09:02浏览6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胃糜烂怎么保养
胃糜烂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口服药物等方法进行保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整 患者应遵循低脂、易消化食物为主的原则,减少回锅肉、红烧肉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因为高脂肪食物会促进胆酸分泌,而胆酸能促进胃黏膜炎症反应,不利于胃糜烂愈合;此外,辛辣食物可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胃黏膜损伤。 2.戒烟限酒 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会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因此需要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中的乙醇都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够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 3.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晚上11点前开始准备就寝,避免熬夜,有助于身体机能恢复。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疾病的恢复进程。 4.适当运动 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瑜伽、游泳等可以帮助改善胃肠功能,建议每日锻炼30分钟,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5.口服药物 针对胃糜烂的治疗可能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如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需按医嘱服用,注意不可咀嚼或压碎,以免造成药物失效,建议在早餐前0.5-1h服用。这些药物旨在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炎症和不适感,加速糜烂面愈合。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无脾的人吃什么保养
无脾的人一般指没有脾脏的人。没有脾脏的人可吃蛋白质含量高、铁含量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提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进行保养。脾脏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器官,有很重要的滤血功能,此外其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可以消除人体衰老细胞。脾脏还可以储存血液,如果人体没有脾脏,上述功能就会消失,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1、蛋白质含量高、铁含量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少的食物,满足蛋白质的供应,经常吃鸡蛋、牛奶等。铁含量丰富的食物:还需供应比平时多的含铁食物,以满足造血需要,防止贫血,如动物肝脏,血,瘦肉,绿色蔬菜。维生素含量多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如苹果、菠菜、橘子等。需格外注意,患者饮食需清淡,忌重油重辣重口味。2、提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没有脾脏的人,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等疾病,可服用提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如利可君片、鲨肝醇片、氨肽素片等药物。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过度。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性的食物,要吃一些无刺激性、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在进餐的时候患者要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这样才会使食物能够达到更好吸收和消化。服用药物时应遵医嘱,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