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男子爱“跑酷”脑门碰撞后脑脊液鼻漏

  通过搜素引擎了解到,跑酷,又称“城市疾走”或Parkour。它诞生于80年代的法国,“Parkour”一词来自法文的“parcourir”,直译就是“到处跑”,此外它还含有“超越障碍训练场”的意思。Parkour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训练场,一切围墙、屋顶都成为可以攀爬、穿越的对象,特别是废弃的房屋这项街头疾走极限运动,非常具有观赏性。

  当技艺不娴熟之时,总有意外无声又无息而至。周明(化名),跑酷爱好者。9年前,一个趔趄从3米高台摔落,损伤枕部。继而,1年后突发“癫痫”,4年后,右鼻流清水,低头时滴水如注。现年30岁的周明回想起“跑酷的那一跤”时说,摔得自己到现在还痛。

  “3米不算高,但摔下却发现其实很高。”

  换上病服的周明静静地站在窗前,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窗外,眉头紧皱成八字。“抬头、仰头的时候都没有问题,就是一低头,问题就有了。发病这些年来,在其他地方也看过,主要是药物保守治疗,09年进行过一次脑脊液鼻漏相关手术,但右鼻还是会流出如滴水般的清水……”讲到病情,周明显得与他的年龄不太相称的平静。

  2003年,21岁的周明第一次邀请玩伴跑酷,“因为刚入门,总体协调性还不是很好,就选郊外。人少,但要穿越一片建筑工地。”“尽管从小经常混工地,父亲多次强调不要进入工地跑跳,不安全性因素太多。也许是年少无知轻狂,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直到从高台上摔下,头着地那刻,突然感到很害怕。”周明说着逐渐激动起来,“摔着头,没事,站了起来。平常从3米高的墙上往下跳都没事,脚跟颤两颤就可以站稳,一点都不觉得高和害怕;可是突然摔下去就不同,一米都觉得高,更何况3米。没有恶心呕吐、也没有意识障碍,到医院检查,只是枕部损伤。可是,随后的问题,并非只是枕部损伤那么简单。”

  仅过一年,“癫痫”发作一次,该病已在当地明确诊断,规范用药到现在。更离奇的是,摔伤后第4年,无明显原因的开始出现右鼻流清水,一低头,就像滴水般流下。在这过程中,患者没有流黄脓涕及头痛头晕,没有打喷嚏。

  2009年,束手无策的周明通过咨询了解到自己可能是“脑脊液鼻漏”,在父母陪同下,于当地医院进行脑脊液相关手术,可是术后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好转。这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又陷入彷徨与痛苦之中。当然,他们又在打听各种信息,希望尽快治好孩子的病。

  在病房,周明知道自己鼻腔流出的液体的性质与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不同。虽然摔伤后记忆力有下降,但他仍清楚的记得“脑脊液自破裂或缺损的蛛网膜、硬脑膜和颅底骨流入鼻腔或鼻窦,再自前、后鼻孔或鼻咽部流出,称之为脑脊液鼻漏。”尽管他对医学术语一知半解,却不影响记忆。“由此可见患者想要摆脱疾病困扰的态度与决心。”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何金水医生说道。

  脑门碰撞当心脑脊液鼻漏

  临床接诊中,脑脊液鼻漏的患者相对较少,主要与该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分为两大类,创伤性与非创伤性。创伤性脑脊液鼻漏的病因主要是外伤及颅底和鼻窦手术创伤,这两项占到90%以上,其中外伤性占绝大多数,因此,遭遇脑部剧烈撞击者需格外警惕。

  按照解剖学原理解释,颅底的筛顶和筛板最为薄弱,且脑膜相连紧密,倘若筛窦骨折,脑脊液鼻漏发生率最高。

  往疾病发展的过程看,脑脊液鼻漏多数在伤后随即发生,48小时以内发生超过50%,1周内发生超过70%,少数患者迟发性脑脊液鼻漏可在伤后数周或数年后发生。“从这位患者的脑脊液鼻漏的发病情况看,明显属于迟发性,摔伤后6年才发生。”何金水医生补充。

  同样鼻流水,此水非彼水

  “脑脊液鼻漏的病人,容易误以为患过敏性鼻炎,只因常常‘流清水涕’,这也是常态。首先病人对脑脊液鼻漏没有认识;第二,大众的普遍认识,鼻腔里流出的水,不是鼻涕水还能有什么?”何金水医生说。

  其实,脑脊液鼻漏和过敏性鼻炎在诊断时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脑脊液鼻漏的病人,常有头外伤史,或鼻颅底手术史。弯腰低头时,鼻腔会流出较多清水样液体,诊断并不困难。

  “脑脊液鼻漏,是有漏口了,液体才会往外流,因此修复是关键。重要的是找到瘘孔,这时,鼻内镜及CT检查非常重要,复杂病例还需要行脑室CT造影才能找到瘘孔,然后进行手术修补。轻度的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常可自愈,长期不愈则需要手术修补治疗。”何金水医生介绍。(通讯员:张晨曦)

2012-10-22 11:17:56浏览2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症状有差异,部分有症状者,因肝脏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黄疸等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虽病毒复制活跃,却因肝脏代偿能力强而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有症状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与肝脏功能受损相关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着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明显。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肝区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被牵拉所致。黄疸也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呈深黄色,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所致。然而,并非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一部分患者,虽然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但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与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乙肝大三阳,但由于没有症状,往往容易忽视病情,从而延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携带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和复制,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潜在的损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乙肝不能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乙肝患者应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高糖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工肉类等。如果乙肝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1、高油脂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都属于高油脂食物。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引发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甚至可能影响乙肝病情的控制。2、高糖食物: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乙肝患者应谨慎食用。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同样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使肝脏脂肪变性,不利于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与病情稳定。3、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功能欠佳,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食用这类食物后,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4、加工肉类:像腊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盐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乙肝患者食用后,过多的盐分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其中的添加剂中含有某些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损害的成分,影响肝脏正常功能。乙肝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上述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便秘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哪个好
根据《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10%,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22%。便秘不仅会引起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期存在还可能导致痔疮、肛裂,甚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在治疗便秘方面,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方法,那么究竟哪种治疗方式更好呢?实际上,便秘的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各有优缺点,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取长补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的对比】1、治疗理念西医治疗便秘主要侧重于解决当前的症状,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改善肠道的蠕动、水分吸收等功能,以促进排便。而中医治疗便秘更注重整体观念,从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失调等方面入手,认为便秘是人体内部整体失衡的一种表现,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2、治疗效果西医治疗便秘在缓解症状方面往往起效较快,尤其是一些刺激性泻药和灌肠治疗,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大便干结、难以排出的问题。但对于一些慢性便秘患者,长期使用西药可能会出现药物依赖或不良反应,且停药后容易复发。中医治疗便秘虽然起效相对较慢,但通过整体调理,从根本上改善肠道功能,对于慢性便秘患者,在病情缓解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且能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3、适用人群西医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便秘患者,尤其是急性便秘发作或需要快速缓解症状的患者。而中医治疗更适合慢性便秘患者,以及一些希望通过调理身体整体功能来治疗便秘的患者。对于一些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不适合长期使用西药的患者,中医治疗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便秘】在实际临床中,中西医结合治疗便秘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对于急性便秘发作的患者,可先采用西医的药物或灌肠治疗,快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然后,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服用中药进行整体调理,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复发。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疗法,进一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治疗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可遵循中医的饮食调理原则,如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排便、适当运动等,从多方面综合治疗便秘。【西医治疗便秘的方法】1、药物治疗①容积性泻药:像小麦纤维素颗粒这类容积性泻药,通过在肠道内吸收水分,增加粪便的体积,从而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其作用较为温和,适合轻度至中度便秘患者。容积性泻药一般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而且它对肠道的刺激较小,相对比较安全。②渗透性泻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乳果糖口服溶液等属于渗透性泻药。它们能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阻止肠道内水分被吸收,同时吸引更多水分进入肠道,使粪便变得松软、湿润,易于排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常用于肠道准备以及治疗慢性便秘,起效相对较快;乳果糖口服溶液则常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它还能调节肠道菌群,在医生指导下可长期使用。③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啶、酚酞片等是刺激性泻药。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肠道神经,增强肠道蠕动来促进排便。刺激性泻药作用较强,起效也快,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肠道神经,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还可能引发结肠黑变病等不良反应,所以一般仅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短期使用。④促动力药: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促动力药,能增强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力,促进肠道蠕动,加快粪便在肠道内的推进速度,改善便秘症状。促动力药适用于肠道动力不足导致的便秘患者,与其他类型泻药联合使用,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2、灌肠治疗对于一些严重便秘患者,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灌肠是一种有效的紧急处理方法。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液体通过肛管经肛门灌入直肠甚至结肠,以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从而促进排便。灌肠液的成分和剂量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常见的灌肠液有生理盐水、肥皂水等。不过,灌肠治疗一般需要在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且不能作为长期解决便秘的手段,过度灌肠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和生理功能。【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1、中药调理①辨证论治:中医将便秘分为多种证型,通过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热秘型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等,常用麻子仁丸来清热润肠通便;●气秘型便秘:患者多有排便困难、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等症状,可选用六磨汤以顺气导滞;●虚秘型便秘:又分为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和阳虚秘,针对气虚秘,常用黄芪汤来补气润肠;血虚秘则用润肠丸养血润燥;阴虚秘用增液汤滋阴通便;阳虚秘以济川煎温阳通便。②中药栓剂:如开塞露的中药改良剂型,其主要成分含有大黄、芒硝等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通过直肠给药,直接作用于肠道,起到润滑肠道、刺激排便的作用。中药栓剂与西药开塞露作用类似,但相对更注重整体调理,且副作用相对较小。2、针灸推拿治疗①针灸:针灸治疗便秘主要选取与大肠经、脾经、胃经等相关的穴位。例如,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刺激该穴位可调节大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足三里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通调大肠腑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配合其他穴位,如支沟穴能宣通三焦气机,辅助排便。针灸治疗一般需要一个疗程,每周进行2-3次治疗,通过激发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调节肠道功能,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②推拿:推拿也是中医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按摩腹部,以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进行环形按摩,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道的运化功能。还可按摩特定的穴位,如中脘穴、关元穴等。此外,推拿还可通过按摩背部的膀胱经和督脉,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便秘症状。推拿治疗一般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明显效果。【实用建议与注意事项】1、及时就医如果便秘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3周),或伴有便血、腹痛、体重下降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如肠道肿瘤、肠梗阻等。在明确病因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2、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要盲目自行用药,尤其是一些刺激性泻药,长期滥用可能会对肠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果对中医治疗感兴趣,可前往正规医院的中医科,由专业医生进行辨证论治。3、生活方式调整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都至关重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尝试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培养排便反射。饮食上,要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喝水,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