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耳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耳鼻喉 > 其他耳病

茎突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举报/反馈
2008-04-29 21:59:0039健康网社区

  1  临床资料

  111  病人

  自1993 年1 月至2002 年10 月,86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茎突综合征患者,男40 例,女46 例,年龄35~61 岁,平均3817 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异物感、咽痛、颈痛、耳痛头痛、肩痛、胸痛、上肢痛、咳嗽等。其中接受双侧手术者55 例,单侧手术31 例。

  112  诊断标准

  根据我们的经验,确定下列诊断标准。①具有前述临床之一。②X线正位照片,茎突长度≥310 cm。③扁桃体区触痛,或能摸到茎突尖。④扁桃体窝周围用1 %利多卡因封闭,能暂时消除或减轻症状。符合其中3 条,则诊断为茎突综合征。

  113  手术方法

  根据情况采用局麻或全麻,经口或颈外手术径路截断茎突。

  1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 检验和t 检验。

  2  结果

  茎突正位X 线检查,平均长度右侧为(3196 ±0167) cm ,左侧为(3198 ±0171) cm。左右长度差别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茎突轴线与颅底平面垂线夹角,16 例> 40°,7 例< 20°。截取的茎突平均长度为(1192 ±0178) cm。无感染及其它合并症出现。86 例患者术后均得以随访12 个月以上,总症状消除率为9513 %。其中经口经扁桃体途径手术50 例,症状消除率9410 %。经颈外颌下径路36 例,症状消除率9712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茎突由胚胎第二腮弓的后部上下两骨化中心发育而来。二者接合有可能发生茎突过长、形态异常和偏斜。另外受附着肌腱、韧带牵拉亦可造成异常的方位变化[2 ] 。茎突舌骨韧带骨化也能带来茎突过长的情况。附于茎突的肌肉韧带腱鞘炎、退行性变,风湿性茎突炎,甚至更年期均可产生相关症状 。总之该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国人茎突平均长2152 cm ,X线照片平均长度为2195~2199cm ,通常将215~310 cm 作为X 线照片的正常长度范围。有人提出,颌骨正位全景断层照片(orthopantomography) 中,若茎突小于下颌骨升支的1P3 ,则认为是正常长度。在颅骨正位X 线照片上,以茎突长向为轴,与颅底平面垂直成一夹角,正常为

  30°左右, > 40°或< 20°认为是茎突方向异常。然而,茎突长度和角度差异均不能作为茎突综合征的唯一诊断标准。临床上应结合以下四方面综合判定。①临床症状; ③X 线照片显示的茎突长度和角度; ③用手指触诊扁桃体窝,是否引起痛疼; ④1 %利多卡因封闭扁桃体后部,是否使症状暂时消失。根据我们的经验,确立诊断应当至少符合其中的3 项。

  在临床症状方面,本组病例依次表现为咽异物感、咽痛、颈痛、耳痛、头痛、肩背胸痛、上肢痛及咳嗽。还有文献报道可引起吞咽痛、梗阻感、舌根痛、牙龈痛、软腭痛、舌麻木、眶周痛、耳鸣、气促、转颈痛等。甚至扭曲颈部可引起暂时性失明和失语。由于茎突尖端大部位于扁桃体的中、下部。故触诊时应重点注意扁桃体窝的中、下处。若引起疼痛或相关症状加重,在局部注射1 %利多卡因2 ml 后,症状暂时消失,则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有力证据。

  手术截断茎突是目前惟一的治疗方法。经口经扁桃体径路和颈外颌下径路。各有优缺点。经口经扁桃体径路需先摘除扁桃体,有时出血较多。分离暴露茎突常有一定的难度,不易接近茎突根部,残留茎突过多。另外引起术后咽疼及吞咽困难。优点是外观不遗留瘢痕。经颈外颌下径路的主要缺点是术后颈部外观遗有瘢痕,及术中易误伤面神经下颌缘分支,术后产生下唇部肌肉瘫痪。由于面神经下颌缘支在下颌骨缘015~112 cm的颈阔肌下走行,故皮肤切口应距下颌缘2 cm(至少一横指) ,能有效地防止误伤该神经。手术应以颌下腺为标志,从其后上进入,在下颌骨内侧钝性分离,容易准确地寻见茎突并避免副损伤。选择哪种手术径路,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酌定。对治愈率无显著影响。

(实习编辑:王俏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