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日常补铁防耳病 紫菜来帮忙

  据研究表明,耳聋耳鸣的发生与缺乏一些微量元素有关。特别是缺铁易使红细胞变硬,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耳部养分供给不足,可使听觉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听力下降。因此,补铁是预防耳聋耳鸣的第一要素。

  紫菜是日常食品中含铁最多的,每百克含铁46.8毫克。专家建议,每周喝2至3次紫菜汤,就能保证人体所需铁的含量了。如果在汤中再加个鸡蛋更好,因为鸡蛋有利于铁的吸收。含铁较多的食物还包括虾皮、海蜇皮、黑芝麻、黄花菜等。

  45岁上的人群,每天铁的摄入量应不少于12毫克,以上食物每百克的铁含量都在12毫克以上,因此在一日三餐中合理地安排好这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对预防老年性耳聋耳鸣是很有好处的。

  保护耳朵还要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和黑芝麻、核桃、花生等。这些食物含维生素C、E较多,能改善末梢血流量,从而保护内耳。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则可多吃黑木耳和韭菜。

  此外,还要注意少吃过甜、过咸、含胆固醇过多、纤维素过少的食物,这些食物可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促使内耳血管病变而加速老年人耳鸣、耳聋的进展。

  小编TLPS:保护耳朵的饮食配方:

  莲子粥:取莲子肉30克煮烂,加糯米100克,煮粥食用。

  菊花粳米粥:取菊花5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将菊花汤与粳米同煮成粥。

  莲肉红枣扁豆粥:取莲子肉10克、红枣10枚、白扁豆15克、粳米100克,加水常法煮粥。

  木耳瘦肉汤:取黑木耳30克、瘦猪肉100克、生姜3片,加水适量,文火炖煮30分钟。

(责任编辑:刘振龙)

2008-03-02 16:54:00浏览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性腰疼、尿频尿急、尿不尽吃什么药
女性出现腰疼、尿频尿急、尿不尽的症状,多考虑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患者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林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地尼等药物进行治疗。1.克林霉素首先,克林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厌氧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该药常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阻止肽链延长,来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目的,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对于上述疾病引发的尿频尿急、尿不尽感、腹部不适、腰部胀痛等症状,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2.诺氟沙星其次,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等尿路感染。该药能够干扰细菌的遗传物质复制,来有效阻止细菌在体内扩散,从而起到杀灭细菌、控制炎症的作用。对于上述疾病导致的尿频、尿急、尿不尽、腰部酸胀痛等症状,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头孢地尼最后,头孢地尼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于淋病奈瑟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药可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引发的上述不适症状,常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此外,患者治疗期间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遵医嘱定期随访复诊,同时,建议患者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女性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做什么检查
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时,常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遵医嘱完善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1.心肌酶检查首先,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心肌中的多种酶常会被释放进血液中,此时通过检测心肌酶在血液中的水平,常可辅助判断上述症状是否与心肌损伤有关。2.心电图其次,心电图是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检查方法,主要有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类型,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心脏节律和传导情况进行评估,常用于辅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3.心脏彩超最后,心脏彩超则是一种基于M型超声、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四种检查手段的综合性检查。其中,M型超声常用于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二维超声能清晰地显示出心脏结构的空间位置和连续关系。频谱多普勒是血流动力学的首选检查方式,彩色多普勒则可以通过显示心脏内部的血流方向、速度、范围,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内部血流紊乱或通路异常等问题。综上所述,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若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时,常需要遵医嘱完善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