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咽部灼伤的基本常识

  【概述】

  部为吞咽和呼吸的必经之路,咽部灼伤多同时累及,进入食管则出现食管灼伤,除局部症状外,还可引起全身复杂的病理变化和 中毒 症状,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病因学】

  咽喉灼伤可分热灼伤和化学灼伤二类。咽部烫伤绝大多数发生于儿童,多为对小儿照顾不周,误沸水或进食烫热的 食物 而致。成人多见于火焰、高热蒸气或其他高温液体致伤。故常伴有头、面、颈部的严重灼伤。化学灼伤多因误服苛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氨水等物质引起,同时常有口腔及食管的灼伤。粘膜接触碱性腐蚀剂后,使脂肪皂化,蛋白质溶解,引起组织液化坏死,病变穿透性强,易向深层发展。粘膜接触酸性腐蚀剂后,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水分吸收、蛋白质凝固,局部组织呈凝固性坏死改变,穿透力稍弱,高浓度者也可引起严重损伤。

  【病理改变】

  咽喉组织损伤的程度,视致伤物的温度(热灼度)和腐蚀剂的性质、尝试、进入的容量以及停留的时间而定。致伤物在咽喉生理狭窄区停留时间较长,所以在弓、悬雍垂、会厌舌面、杓状软骨及其皱襞、咽食管交界处的损害多较严重。

  咽喉灼伤按其损伤程度轻重分为三度:一度灼伤较多见,表现为咽粘膜弥漫性充血,然后出现水肿,发生于喉部者多较严重,创面愈合后无疤痕形成。二度灼伤病变累及粘膜层及肌层,粘膜水肿更为显著,粘膜表面覆有坏死性假膜或痂皮,因其致病原因不同可为白色、黄色或灰色等。三度灼伤最为严重,常见于化学性灼伤(如氨水、苛性)。苛性钠灼伤可致粘膜深度坏死,炎症持久,坏死性假膜需经3~4周才消失。轻者可恢复,但重度灼伤,继痂和坏死组织形成之后,后遗瘢痕性结缔组织增生,致并发各种畸形。

  【临床表现】

  伤后的主要症状为口腔、咽喉疼痛,吞咽痛,咽下困难,流口水等。继有高热、流涎咳嗽发音障碍、喘鸣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化学伤由于化合物的毒性,可有昏睡失水、高热、休克等,可导致死亡。在儿童伴有吸吮困难及烦躁不安等。此外,可有精神不振、嗜睡、食欲很差、体温增高,并有轻重不等的中毒症状。呼吸困难为喉水肿及咽喉部分泌物潴留,堵塞呼吸道所致,为咽喉灼伤致死的主要原因。呼吸困难多数见于伤后5~10小时,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24小时后未出现呼吸困难,即可认为脱离呼吸困难的危险期。

  检查可见软腭、悬雍垂、咽后壁、会厌舌面等处粘膜起、糜烂或覆有白膜。化学灼伤后的粘膜有比较典型的表现,误咽碱性物,其呕吐物为粘性、油腻样,含有粘膜碎。苛性碱作用于组织,溶解和破坏蛋白质,成为凝状的肿块,痂皮软而深,为混浊的灰色膜。硝酸灼伤的结痂常呈黄色、褐色或棕色,硫酸致伤则为黑色痂,醋酸和碳酸的痂为白色。、氨水、醋酸中毒时病人常呼出明显的气味。 许多毒物可导致肾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及电解质紊乱,表现有肾功能减退、衰竭、出血倾向等。 咽灼伤严重病人,在晚期可引起相应器官的瘢痕狭窄、粘连,出现呼吸和吞咽障碍

  【治疗措施】

  局限于口腔和咽部的一度灼伤,无继发感染,3~5日后白膜可自消退伤口愈合。如二、三度灼伤,或有喉咽、喉部灼伤,应根据具体情况,有关科室密切协作,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一)急性期的处理

  1.中和治疗 强酸、强碱所致的咽喉灼伤,在伤后3~4小时内就诊者,应视其所服毒物的不同给予中和剂。服强碱者可用食醋、橘子汁、柠檬汁、牛乳、蛋清等中和。对酸类用氢化铝凝胶、肥皂水或稀氧化乳剂等中和。但忌用小苏打、碳酸中和,防止其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受伤的食管和发生破裂。口服毒物较多者,可慎用洗胃,许多学者认为酸碱腐蚀伤洗胃列为禁忌。

  2.呼吸困难的处理 并发喉水肿及喉及阻塞者,将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应密切注意有无呼吸困难,以免延误抢救时机。广泛性头、面、颈部三度灼伤,呼吸道有明显灼伤的病例,应在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之前,先行气管切开术。二度以内灼伤,无呼吸阻塞表现者可暂时观察。咽喉烫伤者呼吸困难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据报道烫伤愈重,呼吸困难出现愈早。呼吸困难出现在烫伤12小时以内的病例,就诊时呼吸困难虽轻,但多属进行性,应早期施行气管切开术。呼吸困难发生在烫伤12小时以上者多不至于发展到严重程度,可暂时时严密观察。

  3.抗生素的应用 选用足量广谱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

  4.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 激素具有抗休克、消除水肿、避免气管切开以及抑制肉芽及结缔组织生长的作用,减少瘢痕性狭窄。其缺点则为易致食管穿孔及使感染扩。咽喉灼伤易早期使用,量要足,如口服有困难时可静脉应用。

  5.全身疗法 如保暖、输血、输液抗体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给予镇静止痛药物、维生素等。

  6.局部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伤口表面喷撒次碳酸铋或涂布龙胆紫等,或吞服橄榄油、石蜡油,使伤口干燥,并具有防腐、润滑和保护作用。饭前口服1%普鲁卡因15ml可以缓解吞咽困难,对增加营养水分及改善全身情况有利。

  (二)瘢痕狭窄期的处理

  伤后1~3周的急性期过后,对咽食管损伤较重者,应继续应用抗生素、激素,并应用阿托品、地巴唑预防痉挛,或行预防性扩张,以避免瘢痕狭窄的出现。轻度瘢痕狭窄可以用扩张术治疗,对扩张无效或多发的、范围广泛的狭窄或闭锁可手术整复。

  【预防】

  保持口腔清洁,伤口表面喷撒次碳酸铋或涂布龙胆紫等,或吞服橄榄油、石蜡油,使伤口干燥,并具有防腐、润滑和保护作用。饭前口服1%普鲁卡因15mL可以缓解吞咽困难,对增加营养水分及改善全身情况有利。

(实习编辑:杨淳)

2011-03-19 02:09:00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肤痒一抓就红一片,起疙瘩用哪些药
针对皮肤出现瘙痒症状,并在搔抓后出现红疹和疙瘩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抗真菌药物、中成药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1、抗组胺药物:对于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瘙痒和红疹,抗组胺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案。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嗜睡、口干等,并遵循医嘱进行剂量调整。2、糖皮质激素药物:当瘙痒和红疹症状严重时,糖皮质激素药物可发挥显著的抗炎和止痒作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是常用的外用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局部涂抹。对于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也可考虑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3、抗真菌药物:若皮肤瘙痒和红疹由真菌感染引起,如体癣、股癣等,应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药物能有效杀灭真菌,缓解症状。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确保疗程足够,以避免病情反复。4、中成药:如润燥止痒胶囊、防风通圣丸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缓解皮肤瘙痒症状。针对皮肤痒一抓就红一片、起疙瘩的情况,除了上述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日常护理和预防。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或化妆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同房后用纸擦外阴有淡红色血正常吗
同房后用纸擦外阴有淡红色血是否正常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如处女膜破裂、处于特殊生理时期或者性行为过于激烈等,也可能是由疾病因素引起,如阴道炎症、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一、正常生理现象:1、处女膜破裂:对于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女性,处女膜破裂可能导致少量出血,血液通常呈淡红色。这种出血一般量不多,可能仅在擦拭时发现淡红色血迹,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停止,也不会伴有其他明显的不适症状。2、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果女性处于排卵期或月经前后,同房后也可能出现淡红色血迹。这些时期子宫内膜已经开始准备脱落或还未完全修复,性行为的刺激也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少量出血。这种情况引起的出血一般也较少,且可能会伴有轻微的腹部不适,但通常不会有严重的疼痛等症状。3、性行为过于激烈:当性行为过程中动作过于粗暴、激烈时,可能会对外阴、阴道等生殖器官造成一定的摩擦损伤。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擦拭时有淡红色血的情况,可能会伴有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感,但一般损伤不严重,出血会逐渐停止,身体也会自行修复。二、疾病因素:1、阴道炎症: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阴道黏膜在炎症的刺激下会变得脆弱、充血,同房时的摩擦容易导致黏膜破损出血,从而出现擦拭有淡红色血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伴有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2、宫颈病变:常见的有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癌等。宫颈炎时,宫颈表面的柱状上皮外翻,受到性生活的刺激后容易出血;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质地较脆,同房时触碰容易引起出血;而宫颈癌则是由于宫颈细胞发生癌变,组织变得脆弱,性生活也可能导致出血。这些情况除了同房后出血外,还可能有白带异常、腹痛、接触性疼痛等症状。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盆腔、卵巢等。同房时可能会刺激到异位的子宫内膜,导致其出血。患者通常还会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针对同房后擦外阴有淡红色血的情况,如果是偶尔出现一次,且出血量少,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先观察,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但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出现,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为什么说脚气是养生病
脚气并非所谓的养生病,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脚气医学上称为足癣,是一种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其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理性状态,而非养生的表现。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等真菌引起,这些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当足部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如穿着不透气的鞋子、袜子,或足部多汗时,真菌就容易侵入皮肤,引发足癣。足癣通常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脱皮、出现水疱或糜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因为瘙痒而抓破皮肤,导致继发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在症状方面,足癣可细分为多种类型,如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足癣主要表现为足部出现小水疱,伴有瘙痒;间擦糜烂型则多见于足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剥脱后可见潮红糜烂面;鳞屑角化型则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甚至皲裂。不同类型的足癣症状各有特点,但均由真菌感染引起,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足癣的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和口服药物。局部用药方面,可以遵医嘱选择抗真菌药膏或喷剂,如酮康唑乳膏,直接涂抹在患处,以杀灭真菌并缓解症状。口服药物则适用于病情较重或局部用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常用的有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不透气的鞋子和袜子,以减少真菌的生长环境。针对足癣这一疾病,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足癣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足癣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养生茶有哪些
养生茶种类繁多,包括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陈皮茶、荷叶茶等。在选择养生茶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求来决定。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应避免过多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寒性茶饮。1、菊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效,可用于缓解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合容易上火、用眼过度的人群。2、玫瑰花茶:玫瑰花富含挥发油、花青素等成分。其挥发油气味芬芳,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皱纹产生,保持皮肤弹性。3、金银花茶: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能帮助身体抵御病菌入侵。木犀草素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4、陈皮茶: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等成分。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增强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橙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5、荷叶茶:荷叶含有荷叶碱、黄酮类等成分。荷叶碱能调节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吸收,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同时,饮用养生茶也应适量,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养生不能仅仅依赖于养生茶,还应结合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