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预防”,对耳鸣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
1.耳鸣的病因复杂,有些容易发现。有些则不易诊断,若病因诊断不清,则治疗措施难以奏效。
2.耳鸣作为某些 疾病 的并发症状和后遗症状,有时即使治愈了原发病,耳鸣也难以消失。某些发热性传染病,诸如 白喉 、 麻疹 、猩红热等;某些机械性或气压性损伤,比如振荡、气压伤等;某些药物 中毒 反应等。这些疾病所形成的后遗性聋、鸣,多不能完全消失。因为感音神经细胞已披上述各种病因破坏,功能可能完全丧失,要想恢复原有的功能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预防耳鸣的发生,关键在于预防致耳鸣疾病的发生,这是唯一的、有效的、科学的方法。
在生产和生活中,尽量减低环境噪声;改进生产和生活设施,防止有害化学物质侵袭,避免气压损伤等,坚持群防群治,实行预防接种,消灭各种传染性疾病,都是预防耳鸣的重要措施。
同时,在群众中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加强体育锻炼,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武术和气功,以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从而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这是预防耳鸣发生的根本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预防耳鸣的发生。
噪声损伤性耳鸣如何预防?
预防噪声损伤性耳鸣可采取以下措施:
1、消除和控制噪声源:这是预防噪声损伤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宜从改进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过程等方面着手,消除强声源,降低噪声强度。工厂内噪声应控制在85分贝A声级以内。
2、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隔声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其传播。用隔声罩、隔声墒、隔声地板及门亩等装置阻隔声源;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毯、棉絮等,铺装在强噪声源处,可以吸收传播中的声能,降低噪声强度。
3、加强个人防护:合理使用防声耳塞、耳罩及隔声帽等,对保护听觉器官有一定效果。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时,工作中间穿插一定的休息时间,休息期间离开噪声车间,并根据噪声的频率和强度,适当限制工作时间。
4、在日常生活中对噪声的防护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受用耳塞机听收音机、录音机的人,音量不可过大,收听时间也不宜过长。同样,对于佩戴助听器的老人,助听器的音量也要调控适当。
老年人耳聋常有重振现象,声小听不到,声大受不了;又由于听觉分辨力减退,往往说话声听得到,但是意思听不明显。因此,跟老年人说话,速度要馒,吉行要分明,不要拖泥带水,高声喊叫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增加了噪声,有害无益。
(实习编辑:杨淳)
主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耳鼻喉
副主任医师
三穗县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水城矿业集团总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