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2010年9月10日是第26个教师节,教师群体由于长期长时间用嗓说话,咽部组织容易受损,出现充血、疼痛、声嘶等症状。近日,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开展“感谢师恩”的问卷调查中,共派发问卷100份,参与答卷的人群在12—30岁之间,均为到中心就诊的患者,通过调查发现,85%的受访者认为,老师嘶哑的语调和上课时清嗓的动作,让他们记忆最深刻。
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董玉礼教授表示,声嘶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嗓子哑了”,这是耳鼻咽喉科接诊中最为常见的现象。通常平日里说话过多时,可出现声音沙哑,其原因是声带肌肉过于疲劳而发生运动无力,不能使声门完全关闭所致。长期的用声过度容易形成慢性喉炎或声带小结、息肉。
案例:女教师用声过度后持续声嘶半年
近日,一名女性患者,从事教师职业,因用声过度持续声嘶半年到医院就诊。她表示,半年前持续用声过多后,出现声音嘶哑,病情呈持续性,时轻时重,每次过度用声后加重,发声容易疲劳,声音干涩,同时伴有咽异物感和咽部不适,经常有清嗓动作,没有吞咽及呼吸困难,曾进行过药物及雾化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是不久后又再次复发加重,于是到医院就诊。
董玉礼教授通过询问后表示,从该患者的主诉上看,她用声过度后发声,呈持续性嘶哑,病程较长,且没有呼吸吞咽困难,没有咽痛,因此可以与病程短、发病突然、多于受凉劳累后发生的急性喉炎区别。再进一步询问,得知患者声嘶发生于一次长时间用声后,在周末或假期休息后,声嘶明显改善,假期结束上班后,又再加重。
通过检查发现该患者双声带慢性充血、肿胀,这说明存在慢性炎症,且左侧声带前中1/3处交界处,发现有绿豆大小光滑半透明样的增生物,这是声带息肉的典型特征,这是声带负担过重的结果。董玉礼教授建议患者,在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
专家点评:用声过度是慢性喉炎性疾病的诱因
“用声过度是慢性喉炎性疾病尤其是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常见的诱因。”董玉礼教授指出。他坦言,教师、导游、演员、售票员等用声多的职业是声带息肉等良性声带疾病的多发人群。
长期的用声过度导致声带表面过度摩擦,声带受损导致水肿和血液渗出呈炎性改变,基质呈水肿样,血管扩张、增生和出血,形成慢性喉炎或声带小结、息肉。
专家提醒:声音嘶哑警惕恶性肿瘤
一旦出现声音嘶哑,切莫掉以轻心,虽然声音嘶哑常因急、慢性喉炎而发生,经过适当休息和治疗,可很快治愈,但值得警惕的是,声音嘶哑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尤其是年长者,特别是40岁以上男性,有长期吸烟史,且出现声嘶时间持续较长的,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提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关阅读:常见的可引起声嘶的疾病
“门诊接诊中,因声嘶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主要是由于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患者。”董玉礼教授表示。
他强调,秋季天气燥热,稍有不慎容易受凉,特别是儿童,抵抗力弱,受凉后患急性喉炎,出现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症状。而儿童咳嗽力量不强,下呼吸道和喉部的分泌物不易咳出,容易发生喉阻塞,引起呼吸困难,因此儿童急性喉炎病情会比成人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另外,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患者多为教师、歌唱演员或售票员,又称“歌唱家小结”,它可引起声音嘶哑,但病情进展较缓慢,声带小结患者应注意正确的发音方法,保证声带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多饮清水,保持环境适度,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文慧;通讯员:张晨曦)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二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朝阳路199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新民街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喀什市健康路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伊春市带岭区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启明南路233号滨河北路口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城关旧城北街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