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耳鸣,试试这些中医“妙招”!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天河院区 国医堂赵春梅主任医师、林惠芳

在耳朵相关疾病中,耳鸣的发病率很高,可达10%-30%,耳鸣,是指以自觉耳内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它既可以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又可以是以耳鸣为主症的独立疾病,可呈间接性或持续性。持续性的耳鸣,往往影响睡眠、情绪、工作与生活,甚至导致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而其引起的负面情绪又可加重耳鸣,形成恶性循环。


耳鸣,试试这些中医“妙招”!


中医认为,耳鸣是由耳窍闭塞、气血失所致,有虚有实,实证多为肝胆之火上扰;虚证则多为肾虚精亏。初起病多为实,治疗效果易显,久病多为虚,则补养需时。

那么,针对耳鸣,中医有哪些小妙招呢?


耳鸣,试试这些中医“妙招”!


1. 中药汤剂 适用性强,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辨证采用不同的药方进行治疗。如耳鸣影响睡眠者、或伴有焦虑者,则可加用疏肝解郁安神之中药。

2. 针灸 适用于急慢性耳鸣,实证以泻法为主,祛肝胆三焦之火热,虚证以补法为主,健脾益气补肝肾。耳鸣影响到情绪者,可配合疏肝调神针法。

3. 艾灸 适用于虚证者或慢性耳鸣(病程较长者)。

① 热敏灸:耳周局部穴位进行热敏灸,可激发经气,增加耳内血供,促进恢复。

② 火龙罐除了有艾灸的温热通功效,还可以进行点穴、按摩,可加强刺激耳周穴位。

③ 隔姜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进行隔姜灸,可以益气升清通窍。

4. 耳部刮痧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汇,耳部刮痧可疏通三焦、小肠、胆等经络,调畅气机,改善耳部血液循环,改善睡眠、减轻耳鸣。

5. 耳穴贴压 耳穴压豆或揿针贴压,选取肾、肝、脾、三焦、内耳、外耳、皮质下等耳穴,不时按压刺激穴位。

6. 按摩法

穴位按摩法:按揉双侧听宫、听会、翳风穴,每穴按揉200次每天。

“鸣天鼓”法: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触,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滑下叩击脑后枕部,即可闻及如击鼓之声,音量大小可由食指滑下的力度和速度控制。


耳鸣,试试这些中医“妙招”!


另外,耳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

1. 保持心情舒畅,缓解工作生活压力;2.在耳鸣还没消除时与耳鸣和平共处,不必过于焦虑,可尽量避免过于安静的环境;3.注意不能熬夜,尽量早睡,防止耳鸣加重。

(通讯员:林惠芳 / 编辑:廖颖瑶)


2023-03-03 15:04:54浏览2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