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头部外伤 请查查听力

  4岁的宝宝做事总是比别的孩子慢半拍,妈妈叫他也老是待搭不理的。妈妈带宝宝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发现宝宝竟然耳聋,而引起耳聋的原因是两年前的一次头外伤

孩子头部外伤 请查查听力


  孩子撞伤头会影响听力

  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周世华的详细询问下,宝宝妈妈回忆起来,孩子2岁那年,摔跤时头被撞得较重,当时没有在意。周世华说,孩子耳聋很可能与那次撞头有关。妈妈不理解,头被撞伤,怎么会影响听力呢?

  医生说,耳朵在头的两侧,容易遭受各种直接外伤,如掌击、撞伤等,在冲击力爆震之下,空气压力就会击穿耳膜,使鼓膜穿孔。病人会感到耳朵闷胀、头昏、有的会出血。鼓膜穿孔后,外界声波的能量传入内耳减弱,导致听力下降

  如果撞击力量太大,有的人会发生听骨链损伤及脱位等。有个别情况特别严重的,还可能因此导致神经受损,形成无法逆转的神经性耳聋

  周世华提醒说,孩子撞击头部后,应立即到医院耳鼻喉专科检查。如果发现耳膜穿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预防感冒,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来自鼻咽部的感染。外耳道不可冲洗或滴药,穿孔愈合前,禁止游泳或任何液体入耳,以免引起感染。绝大多数鼓膜外伤性穿孔可于3~4周内自愈,较大而不能自愈的穿孔可施行鼓膜穿孔修补术。

  如果孩子被确诊为神经性耳聋,已无法采取药物治疗也不适合手术治疗,只能佩戴助听器或是放置电子耳蜗。

  导致后天听力障碍的原因

  周世华说,导致后天听力障碍的原因有几种:

  外伤孩子外伤后应测试听力是否下降。感染由感染引起的耳聋主要是腮腺炎,2~10岁发病常见。该病毒“偏爱”侵犯听神经,发病前、中或后2~3周常有耳聋发生,常常表现为单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甚至全聋,但大多数为一侧聋。

  耳毒性药物也是导致耳聋常见因素。有许多聋儿多是用药后致聋的,他们中很多人都有着相同的经历:耳聋前都曾经打过针、输过液或用过某些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噪音儿童如果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鞭炮声、迪厅内的喧哗声、各种噪声等,会导致内耳的毛细胞损伤,引起听力急剧减退,从而引发噪音性耳聋。

  周世华提醒,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如果发现孩子反应迟钝、内向、不爱说话、别人说话要大声才能听到,一定要到医院给孩子做一个听力筛查,若发现听力障碍,应尽早治疗,方能获得较好效果。

(实习编辑:杜念念)

2010-03-20 00:33: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口炎清颗粒是开水冲服吗
口炎清颗粒通常是通过开水冲服的方式服用。正确的冲服方式对于药物发挥最佳疗效、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口炎清颗粒由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甘草等多种中药材经现代工艺制成。这些中药成分在开水的高温作用下,能够加速崩解与溶解。例如,其中的多糖类、苷类等有效成分,在开水冲泡时,能更快速地从药物颗粒中脱离,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易于人体吸收的溶液状态。相比其他温度的水,开水能最大程度促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释放,从而为后续被胃肠道吸收、发挥药效奠定良好基础。若冲服水温过低,药物可能无法充分溶解,部分有效成分难以释放,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发挥。从药物稳定性来看,开水冲服能保证口炎清颗粒在溶解过程中,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该颗粒剂中的成分在适宜的温度(开水温度)下,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能够有序进行,不会因温度过低导致溶解不充分。此外,开水本身经过煮沸消毒,可减少因水质问题引入细菌、微生物等杂质,降低在冲服过程中药物被污染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用药。若采用未经煮沸的生水冲服,生水中的微生物可能与药物成分发生不良作用,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在服用口炎清颗粒时,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适量开水冲服。一般加入150-200毫升的开水,搅拌均匀,待水温适宜后(一般冷却至40℃-50℃)服用,避免烫伤口腔及食管黏膜。若在用药期间,口腔炎、咽炎等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重新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