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1.风热邪毒外侵 多因挖耳恶习,损伤耳道,风热之邪乘机侵袭,或因污水入耳,脓耳之脓液浸渍染毒而发。《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说:"耳疮候……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血气相搏,故耳生疮。"《外科正宗》卷四亦说:"浴洗水灌于耳中,亦致耳窍作痛生脓。"
2.肝胆湿热上蒸 热毒壅盛,兼挟湿邪,引动肝胆火热循经上乘,蒸灼耳道,壅遏经脉,逆于肌肤而致耳道漫肿、赤红。
临床上,耳疖多偏于热毒,耳疮多偏于湿热,但湿热与热毒往往可兼并出现。
副主任医师
北京美尔目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玉林市教育中路55-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操场城街1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玉田县城内察院街3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当涂县姑孰镇黄池路261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安陆市府城凤凰路122号
三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桂平西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