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医药资讯

中国首个!特瑞普利单抗晚期肾癌“免疫+靶向”治疗获批

举报/反馈
2024-04-07 18:00:0639健康网

2024年4月7日,君实生物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于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这是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获批的第八项适应症,也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肾癌免疫疗法。

肾癌是全球泌尿系统第三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肾细胞癌(RCC)占全部肾癌病例的80%~90%。据统计,2022年中国肾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约为7.7万例和4.6万例。约三分之一的肾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肿瘤远处转移,而局限性患者接受肾切除术后仍有20-50%出现肿瘤远处转移。基于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的风险分级,低危、中危和高危的转移性RCC患者接受抗血管靶向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35.3、16.6和5.4个月。因此,相较于低危患者,中、高危晚期RCC患者对新型治疗方案的临床需求更加迫切。

此次新适应症的获批主要基于RENOTORCH研究(NCT04394975)的数据结果。RENOTORCH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黄翼然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在全国47家临床中心开展,是我国首个晚期肾癌免疫治疗的关键Ⅲ期临床研究。

该研究共随机入组421例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RCC患者,以1:1随机分配至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组(n=210)或舒尼替尼组(n=211)接受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PFS、IRC或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以及安全性等。

此前,RENOTORCH的研究成果在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优选口头报告专场会议上首次发布,全文同步获ESMO官方期刊《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影响因子:50.5;肿瘤领域全球排名TOP5的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数据显示,基于IRC评估结果,与舒尼替尼单药治疗相比,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中位PFS:18.0 vs. 9.8个月,P=0.0028),患者PFS延长近2倍,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5%(风险比[HR]=0.65;95%CI:0.49,0.86)。此外,特瑞普利单抗组的ORR更优(56.7% vs. 30.8%,P<0.0001),并且DoR更长(中位DoR:未达到 vs.16.7个月;HR=0.61),具有明显的OS获益趋势(中位OS:未达到 vs. 26.8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9%(HR=0.61;95%CI:0.40,0.92)。安全性方面,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表示:“在全球层面,靶向联合免疫疗法已成为晚期肾癌的标准治疗,但在中国该领域尚无相关疗法获批。此次特瑞普利单抗新适应症的获批开启了中国晚期肾癌靶免联合的新篇章,将会彻底改写我国晚期肾癌的临床实践,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中高危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黄翼然教授表示:“晚期肾癌的治疗手段有限,特别是中高危患者的预后十分不理想。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疗法的获批填补了中国人群肾癌一线免疫治疗的空白,相较靶向药单药治疗,特瑞普利单抗靶免联合疗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PFS,将为我国广大晚期肾癌患者带来福音。”

君实生物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邹建军博士表示:“感谢所有参与RENOTORCH研究的医务工作者、患者以及研发人员的奉献,让中国肾癌免疫治疗实现‘零的突破’!君实生物将继续立足于国人的临床需求,持续投入创新研发,让中国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和更长久的生存获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肾细胞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2022.

2.XiaC, Dong X, Li H,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2022:profiles,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Chin Med J (Engl) 2022;135:584-90.

3.PadalaSA, Barsouk A, Thandra KC, et al. Epidemiology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World JOncol 2020;11:79-87.

4.JanzenNK, Kim HL, Figlin RA, Belldegrun AS. Surveillance after radical or partialnephrectomy for localized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management of recurrentdisease. Urol Clin North Am 2003;30:843-52.

5.HengDY, Xie W, Regan MM,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verall survival in patients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targeted agents: results from a large, multicenter study. J Clin Oncol2009; 27:5794-9.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