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我国6000万哮喘患者如何实现“呼吸自由”?专家:规范诊治 科学管理

在我国哮喘患者众多,患病率持续上升,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低、规范治疗的意识薄弱,哮喘的整体控制率较低。

为进一步推广哮喘的规范诊治,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10月23日,GSK协同多位呼吸领域权威专家举办哮喘全国峰会,围绕中国的哮喘控制现状深入讨论,解读哮喘防治指南,分享学术前沿信息。

我国6000万哮喘患者如何实现“呼吸自由”?专家:规范诊治 科学管理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平教授接受了采访。

哮喘患病率逐年攀升,疾病控制率低于国际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患者基数大,患病率与致残率逐年攀升。“根据流调结果,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在4.2%,全国约有4750万人,加上20岁以下的患病人群,约有6000万左右哮喘患者。”周新教授表示,“哮喘控制理想的患者,无哮喘症状,且肺功能正常,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然而,我国城区哮喘患者的控制率仅为28.5%。”

目前中国的哮喘患病率持续增加,哮喘控制率虽然比10年前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整体不够理想。

“是否接受规范化治疗是影响哮喘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患者的依从性也与控制效果息息相关。”陈平教授表示,“哮喘仍然是无法根治的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如果控制得不好,不仅会影响生活和工作,还会使肺功能下降,导致肺心病甚至是死亡。”

长期规范治疗是控制哮喘的核心,抗炎治疗起关键作用

尽管我国患者人数众多,为哮喘防治工作带来了压力,但哮喘是一种通过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的疾病。《2020版中国支气管哮喘指南》指出,通过规范的诊断及治疗,80%~90%哮喘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抗炎是治疗哮喘的关键所在,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周新教授指出,“哮喘病情分三个严重度,轻度、中度、重度。中度和重度病人必须天天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加支气管舒张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我们简称为ICS/ LABA,大部分患者能有效控制哮喘。”

临床研究表明,70%左右的患者达到哮喘的完全控制需要用到高剂量的ICS,它能让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在降低剂量和不良反应的同时控制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我们指的高剂量是丙酸氟替卡松500微克,一天两次。中度和重度患者先用高剂量的ICS,因为高剂量ICS可以明显降低气道炎症,减轻哮喘症状。”周教授补充道。2021版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GINA 2021)将高剂量ICS推荐前移,用于治疗哮喘4级及以上患者,这将帮助患者更快速、更早期地控制哮喘。而针对中度和重度患者,一般推荐ICS与LABA复合剂,可获得ICS加倍剂量的疗效,在提高依从性的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我们国家目前哮喘控制率不太高,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依从性。患者没有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和装置,是无法落实规范治疗的重要原因。”陈平教授指出。

“哮喘吸入装置的使用对于依从性来说很重要,因为药物吸入需要通过装置输送到肺里才能起作用,装置不佳、使用不当就达不到治疗效果。”陈平教授补充道。“70%以上患者需要有专人辅导吸入装置使用,目前部分医院配有门诊专科诊治室,由专人来辅导病人使用吸入装置。”

近几年,吸入装置也在不断更新,例如准纳器,它操作简便,对吸气流速的要求低,适用于各个阶段的哮喘患者。

强调全病程自我管理,落实全阶段规范诊治

除了注重规范用药和患者依从性,两位专家还围绕哮喘患者的日常管理提出建议。专家指出,自我管理是哮喘规范治疗的重要环节,除了规范用药外,患者需要每天记录哮喘症状及用药情况,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

“之前有一位住过院的哮喘患者,我们给他用了高剂量ICS+LABA。我原本要求他每个月都过来随访,结果他没有来。过了三四个月以后,他因为哮喘复发来了,理由是用药一个月感觉效果很好,就自己把药停了,结果导致症状加重。我跟他强调药物需要长期使用,最起码用三个月再观察治疗的效果,后面他又没有按时来复诊。等他再来医院的时候,跟我说他用药三个月控制好了就开始自行减药,又导致复发。我说减量不能根据你的感觉,要医生来判定,之后他总算能够按照医嘱用药。但是没多久,他又因为犯哮喘来医院,因为他坚持养狗,导致对狗毛过敏,所以哮喘还是控制不好,我们就跟他再三强调了这个问题。他将狗送人之后,继续按医嘱用药,哮喘就控制得很好。他现在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已经维持两年了。”陈平教授在采访时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指出患者在日常管理时私自减药、停药,没有远离过敏原,都会导致哮喘反复发作。

“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没有要求停药就应该坚持天天用。如果病情加重,比如有胸闷、气喘,咳嗽增加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周新教授补充道。

哮喘的科学防治是个“持久战”,需要行业、政府及学术界对哮喘规范治疗的全力投入和有效落实。“在全球呼吸治疗领域,GSK已深耕50余年,成功将ICS/LABA等多个治疗哮喘的创新疗法带入中国,惠及众多的中国哮喘患者。”GSK中国呼吸业务部负责人徐丁表示,“未来GSK将继续携手各方,不断提升中国哮喘病的诊疗能力,更好地帮助中国哮喘患者实现长期规范治疗。”

2021-10-28 18:20:12浏览11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