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这5种特殊片剂经常被用错,后果很严重!

  片剂是老百姓接触最多的药品剂型,它们使用方便,携带方便。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片剂应该都是用水送服的。但是实际上还有那么一些用法特殊的片剂,如果用水送服,轻则达不到治疗效果,重则损伤身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这5种特殊片剂经常被用错,后果很严重!

  消毒片

  比较常见的是高锰酸钾片。高锰酸钾是一个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化学物质,高浓度会引起腐蚀性的灼伤。

  正确给药用法:临床上将其稀释于水中,外用杀菌消毒,切忌口服。

  曾有报道小孩误将高锰酸钾片当糖果食用,引起口腔、食管的严重灼伤。

  舌下片

  舌下片虽然是个口服药,但是其不用水送服,而是舌下含化。最常见的是硝酸甘油片,用于缓解心绞痛,舌下给药2-3分钟起效,如果直接吞服,大部分药物会被降解,同时会大大延长起效时间而无法起到迅速缓解心绞痛的作用。

  正确给药方法:舌下用药时身体应靠在座椅上取坐位或半坐位,直接将药片置于舌下或嚼碎置于舌下,药物可快速崩解或溶解,通过舌下黏膜吸收而发挥速效作用。如口腔干燥时可口含少许水,有利于药物溶解吸收。应注意切不可像吃糖果似的仅把药物含在嘴里。

  泡腾片

  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节目报道过一个案例,18个月大的宝宝因感冒发烧去医院就诊,医生开的药中有一盒“娃娃宁泡腾片”,回家后,妈妈将泡腾片塞进宝宝嘴巴,并用奶瓶喂水给孩子吞服。

  10多秒钟后,孩子便出显现抖动、咳嗽、嘴边发紫的状况,随后被送进抢救室手术。不幸的是,宝宝最终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泡腾片如果没有在水中崩解或者没有充分崩解,就会在气道内会发生崩裂,并诱发强烈的气道痉挛,进而导致缺氧窒息,如果要给孩子服用泡腾片,一定要在泡腾片完全崩解后再服下。

  正确给药方法:泡腾片主要是用于吞咽困难的老人和小孩,制剂中含有泡腾崩解剂,放入水中会迅速崩解。其用法是取半杯凉开水或温开水,将一次用量的药片投入杯子中,等气泡完全消失、药物全部溶化后,再摇匀服下。

  重点补充:是不是看到“泡腾”二字就要扔到水里溶化后服下呢?不是的,阴道泡腾片和阴道泡腾胶囊就是个例外。这两种剂型是阴道给药,切忌口服。

  滴眼液中的药片

  一些滴眼液因主药在水中不稳定,为使药物保持稳定,正确给药方法应在用前将药片放入眼药水瓶中溶解后再滴,如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

  临床上曾有患者开具了吡诺克辛钠滴眼液, 用药数天后该患者来咨询,眼药水瓶外的药片有什么用。

  栓剂

  栓剂虽然不属于片剂,但是外观很像一个可以口服的药。其实栓剂的正确用法是塞入阴道或直肠局部给药,常用于阴道感染、痔疮等疾病的治疗。

  比如我们常见的乙酰氨基酚栓和布洛芬栓,俗称“退热栓”,用于无法口服的儿童的退烧,最怕有些家长不知道这些药的使用方法是塞肛门,误把退热栓给小孩口服。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避免用药错误呢?首先,拿到药以后要咨询医生或药师或药店工作人员药品的正确用法;其次,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定正确的给药方法。

63
2019-08-21 00:00:01浏览87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