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纪立农:你以为无针注射胰岛素只是微创低痛?其实控糖效果更优

纪立农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无针注射器注射胰岛素能够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注射感受和治疗效果,并且患者没有出现胰岛素注射后皮下硬结,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也没有增加。”前不久,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第79届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与参会者分享了一项由他领衔的被称为“FREE研究”的研究结论。

纪立农:你以为无针注射胰岛素只是微创低痛?其实控糖效果更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

  据介绍,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分组,以有针胰岛素笔为对照,评价新型胰岛素无针注射器作为施药载体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FREE研究也是首个将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主要疗效指标,探讨无针注射胰岛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全国共有10家三甲医院参与,入组患者为427例,跨度112天,该研究系按照国际上标准的临床研究方法开展的世界最大规模比较无针注射胰岛素治疗和针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研究。

  根据2017年国际联盟IDF数据统计,中国已成为糖尿病流行最为广泛的国家,成年糖尿病(20岁~79岁)患病人数达到1.14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至少达到3亿。

  而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型糖尿病(T2DM)患者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禁忌时,仍需使用胰岛素,以控制高血糖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险。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必须的控制血糖措施。

  “但是传统有针胰岛素注射方式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问题。”纪立农举例说,传统有针胰岛素注射方式对患者心理存在一定影响,一些患者因恐针或惧怕疼痛而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或因不能按照医嘱来按时注射胰岛素导致血糖控制差,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增加。此外,注射针头重复使用也会影响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并增加皮下硬结发生的机会。

  而无针注射技术的出现为那些需要长期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纪立农:你以为无针注射胰岛素只是微创低痛?其实控糖效果更优

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宇新

  据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舒尔)总经理张宇新介绍,无针注射就是利用压力射流的原理来完成药液的皮下注射。即通过无针注射器内部的压力装置产生的压力,推动药管中的药液经过微孔形成药液柱,使药液瞬间穿透人体表皮到达皮下,药液在皮下呈3.5厘米直径的弥散状被吸收。

  “我们用压力替代了针头,这种射流的速度极快(流速一般大于100 m/s),且进入肌体的深度一般不超过4mm~6mm,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很小,因此一般不像有针注射器那样有明显的刺痛感。”张宇新说。

  但是对于使用无针或有针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除了疼痛感有别,还会有哪些不同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国内外相关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并证实了相比有针注射,无针注射的确提高了速效胰岛素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并且胰岛素吸收更快。

  纪立农表示,既往的短期临床研究显示与有针注射胰岛素相比,无针注射胰岛素可增加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吸收的速度,使胰岛素在体内的降糖作用更接近生理性的胰岛素降糖特征。但因为患者需要长期在家中自行注射胰岛素治疗,无针注射器注射胰岛素是否和有针注射胰岛素一样安全有效尚需要长期的研究,其中对降糖疗效的评价指标要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这个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指标。

  鉴于此,由纪立农牵头在全国10个研究中心开展“FREE研究”。该研究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已被诊断为 2 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预混或基础)皮下注射治疗的受试者或者正在采用口服降糖药或生活干预,因血糖控制不佳拟定启动胰岛素治疗的受试者;年龄在18~75 岁;入组前注射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时间≥3 个月;HbA1c在 7.5%~11%之间;BMI≤32kg/m2。

  研究人员共选出427位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有针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和无针胰岛素注射组。“我们此次将主要疗效指标定为治疗第 16 周的 HbA1c 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值,并且将SMBG 血糖变化、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生活质量问卷、胰岛素剂量变化、受试者满意度作为次要疗效指标。”纪立农说。

  最终研究结果显示:与有针注射胰岛素相比,无针注射胰岛素治疗组的HbA1c下降幅度非劣效于有针胰岛素治疗组,并且具有统计学优效和临床优效;与胰岛素笔注射相比,胰岛素使用剂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与胰岛素笔注射无差异;无针注射胰岛素患者疼痛感更低,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如划伤、硬结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理论上讲,无针注射适用于所有可以接受有针注射的人群。”纪立农表示。

  坦白地说,相比国外,我国在无针注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2012年,我国批准了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胰岛素无针注射器上市,经过多年的不断研发,去年6月,快舒尔又推出了一款目前全世界最小、最轻的一体化QS-P型无针注射器迅弥 TM。据张宇新介绍,这款产品重量不到百克,一次取药一次注射,使用更简单,同时,采用了更先进的射流技术,更精准的剂量调节,让用户能够获得更好的注射诊疗体验,提供6年产品质保。目前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三甲医院的工作已经全面开展。

  “可以说,目前无针注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技术的安全性与实际效果也得到了临床的证实,临床广泛应用的前景十分可观。”纪立农表示,无针注射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共同推动,才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2019-06-27 16:02:27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