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甲状腺治疗指南及共识全国巡讲启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降低甲状腺手术风险

  从经验到精准只差一步!

  即使在当下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手术依然让患者畏之如虎——不说潜在的心理压力,就单单只看手术前需要签署的一堆手术知情同意书就能让患者和家属患得患失很久。而在这其中,神经的损伤是除手术意外死亡外让患者极为担心的一种后遗症。

  探究其原因,手术中对神经系统的处理和保护以前还主要是依靠手术医生的个人经验,而非精准的保护。而临床手术医生的医技水平良莠不齐更是加重了各方的思想负担,面对这一问题,提高临床手术医生的医技水平和可实现精准的保护神经系统的技术、器械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降低甲状腺手术风险

甲状腺治疗指南及共识全国巡讲启动

  为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水平,合理规范化甲状腺手术,为中国广大甲状腺医护人员提供具有循证意义的临床指导,《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外科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委员会、中国装备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委员会于3月31日启动甲状腺治疗指南及共识全国巡讲。

  此次巡讲涉及2份指南,7份共识,包括甲状腺手术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意味着对甲状腺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临床指南》(中国版)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术中喉上神经外支保护与监测专家共识》(2017版)尤其具有重大意义。

  “人体发动机”故障率大幅上上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又被戏称为 “人体发动机”。但近年来, “发动机”故障率显著增多,中国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该疾病高发于30-50岁,女性患病风险及患病率高于男性。

  以甲状腺癌为例,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2012年,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列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第4位,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提升。不过,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甲状腺专病中心主任田文教授就指出,虽然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但疾病治疗预后相对较好。可能导致大家对此疾病不够重视或者有误区,虽然良性的结节可以不用过多干预,但如果是甲状腺癌一定要重视、不能拖延治疗。甲状腺癌如果能够做到及早发现、规范及精准治疗,其治愈率非常高。

  为神经装上“倒车雷达”

  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种并发症会造成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问题,严重者可能失声,甚至窒息死亡。这是因为甲状腺和神经密不可分,稍有不慎,手术中的钳夹、电热损伤、结扎、牵拉、缺血等都会造成神经损伤。

  据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学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孙辉教授介绍:“尤其在复杂的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机率明显升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如果可以减少甲状腺手术中的喉返神经损伤,可以减少内分泌外科四分之三的纠纷1。”

  据孙辉教授介绍,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复杂甲状腺手术中已经将神经电生理监测作为常规手术辅助手段。我国也在逐渐重视和推广这种辅助手段,促使甲状腺手术从经验型到精准型的转变。

  所谓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技术,是具有将功能学与解剖学紧密结合,具有术中导航,快速识别喉返神经走行;预测变异,保护喉返神经功能完整;阐明机制,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操作简便等特点的技术,是对复杂手术的有效辅助工具。

  简单来说,如同给神经装上“倒车雷达”,术中一旦要碰触“雷区”,就会发出提示音。医生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显示屏了解神经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效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风险。

  为规范诊疗提供“金标准”

  目前,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辅助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已成为甲状腺手术中喉神经保护的新趋势。可以进一步降低因手术导致的声嘶、发声无力、呼吸困难的发生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彻底性。田文教授表示,新版指南结合了全球研究结果,为我国医生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提供了依据,将促进此类手术的规范化发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王平教授也指出,近年来,我国甲状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临床中使用率逐渐增加,但与国际仍有差距,且集中于少数专科。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甲状腺手术还不到1,000例;而且,地区间的差异较大,技术应用多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极少;此外,实际需求与临床上对于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差异,2008年可检索到的论文只有1篇,2012年论文数量增加到15篇,依然是论文关注的“荒芜之地”。

  王平教授强调:“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是医生践行‘金标准’的有效辅助工具,而监测指南的发布和更新,对于提高业界对于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认识,规范医师技术培训及促进推广临床应用有积极的意义,推动着我们迈进甲状腺疾病诊疗的精准时代。”

2018-04-04 03:40:09浏览9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