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飞利浦:开放或将成为肿瘤临床和科研领域主旋律

  如果说以前,在肿瘤临床治疗和学术科研方面,各大公司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话,那么未来在面对肿瘤这一人类第二大杀手时,整个医药行业乃至全世界将拧成一股合力,共同对抗。

  这并不是一个虚妄的预言,而是已经出现端倪——在2017年12月9日,“2017飞利浦肿瘤整体解决方案尖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本次肿瘤大会上,飞利浦不仅向业界展示其在肿瘤领域的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和解决方案,更主要的是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推动肿瘤领域临床和学术科研的交流。

  该论坛邀请到卫计委官员、国内外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医院管理决策者、临床医生以及相关创新平台的合作伙伴等共同参与,交流国内外肿瘤疾病筛查、诊疗及管理新趋势、新动态和新技术。30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讲者出席论坛,分享前沿的学术视界。其中,朱庆生、金征宇、张元亭、Susumu Mori 、田捷等嘉宾在上午的主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致辞和主题发言。

  通过战略转型,飞利浦致力于在心脑血管、肿瘤、呼吸和优生及母婴护理四大健康领域,将前沿的创新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相结合,在覆盖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家庭护理的整个健康关护全程,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旨在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医疗与健康服务。

  肿瘤是当今世界人类的第二号杀手,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消耗了巨大的医疗资源。在肿瘤领域,飞利浦针对肿瘤疾病诊疗的主要挑战和痛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帮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癌症医疗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直在寻找早期发现癌症的方法,提高诊断的精准性、并通过个性化的微创介入治疗,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39健康网编辑看来,“2017年飞利浦肿瘤解决方案尖峰论坛”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亮点一:飞利浦与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共同提升中国医院的临床科研水平。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爱思唯尔行业领先的学术科研咨询经验和飞利浦对中国医院临床科研需求的洞察和先进的技术平台,为中国医院提升临床学术研究能力,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飞利浦:开放或将成为肿瘤临床和科研领域主旋律

中国15位影像学专家入选爱思唯尔数据库

  此外,为了体现双方致力于提升中国医院学术科研水平的共同愿景,爱思唯尔携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丰富了公司旗下的国际影像数据库STATdx,首次在大中华地区引入本土放射学专家的经典临床案例。与此同时,爱思唯尔临床医学事业部集团还借助“飞利浦肿瘤解决方案尖峰论坛”平台,发布了首批入选国际影像数据库STATdx的中国15位知名放射学专家名单,并授予五位在过去三年里取得丰硕科研成果, 并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学者“爱思唯尔年度创新大奖”,以表彰他们在放射肿瘤领域为解决实际临床问题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主任委员金征宇教授表示:“这第一批入选的十五位学者名单,是依据严格的国际评判标准确定下来的,代表了中国临床放射学领域的最高水平。他们首次入选爱思唯尔影像数据库体现了中国临床放射学领域学术水平的进步,这不仅对中国,甚至对整个亚洲放射学领域,都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未来,这些入选的学者将获得更多与世界一流放射学家沟通交流的学术机会,必将继续推动中国临床放射医疗影像学向世界级水平迈进。”

  爱思唯尔大中华区临床医学事业部总经理曹引女士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携手我们的战略伙伴飞利浦公司为中国医院以及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具有询证医学支持的临床决策和临床科研的助力解决方案,同时也向国际科研舞台展示我们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的优秀成果。”

  飞利浦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何国伟先生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与世界领先科技与医学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努力,为提高中国医院在肿瘤领域的临床及科研水平做贡献。医疗健康行业需要通过无缝协作实现整合,在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的同时,加快科研成果转向临床应用,转化为改善人类健康的措施。飞利浦不仅致力于健康医疗行业的科技创新,并将构建本地生态系统为使命,为政府、科研学术机构、专业医疗工作者和各种创新技术合作伙伴等,搭建沟通交流、协同合作的‘开放式创新平台’,这也正是我们今年举办‘肿瘤解决方案尖峰论坛’的初衷。今天,15位入选爱思唯尔影像数据库的中国知名放射学专家名单能在这个大会发布,令我们倍感荣耀,我们衷心希望,今后能与爱思唯尔一起,通过与业内顶级学者的紧密合作,推动中国医疗科研、临床水平的加速发展。”

  爱思唯尔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和医学信息技术公司,致力于科研传播与创新。爱思唯尔集团旗下拥有医学期刊《柳叶刀》、经典图书《格氏解剖学》、《西氏内科学》等权威医学文献。此外,爱思唯尔在研究战略、研发表现、临床决策支持、专业教育等领域提供信息技术及解决方案,帮助医院、医疗研究机构提升学术能力、分享和传播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推动学术研究向应用领域转化。

  亮点二:聚焦肝癌肺癌两大高发恶性肿瘤,飞利浦在“2017肿瘤解决方案尖峰论坛”上展示了其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为亮点的专病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全世界50%以上的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发生在中国。世卫组织预计,如不采取紧急行动提高治疗的可及性,2015—2030年间,中国将有约1000万人因肝硬化和肝癌死亡。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且恶性程度很高,一旦发现,往往已经进入晚期。因此,对于肝癌患者来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存活和生命质量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癌的方法很多,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放射治疗、化疗、介入栓塞、射频消融、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肝癌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综合采用以上方式的多学科协作治疗。其中,肝癌的介入治疗因其微创伤、恢复快、可局部治疗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尤其是给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传统上肝癌介入治疗的实施对医生个人经验的依赖度较高,因此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规划、引导手术和判断手术疗效,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标准量化意义重大。

  除了肝癌,本次大会重点关注的另一个疾病则是在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降低人群吸烟率、加强肺癌早期筛查、推广胸外科微创技术和精准放射治疗技术、推进靶向治疗技术、传播精准医学理念,成为我国肺癌防治工作的重点。肺癌早期没有临床症状表现,很多患者都是因症状就诊,临床确诊肺癌时往往已经处于转移和扩散的中晚期状态,而且肺癌患者往往伴发慢肺阻、肺气肿、间质性肺炎、肺心病等并发症,病情复杂,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这也是我国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因此,专家建议应该在全社会推广肺癌早期筛查,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对肺部结节要及早确诊,早发现早干预,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针对肝癌和肺癌,飞利浦都拥有覆盖疾病全周期的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筛查、智能恶性风险评估、多模态影像诊断、精准手术计划、精准介入引导、精准疗效监测和精准一体化放疗等。飞利浦不仅拥有超声、CT、DSA、MR、放疗一体化等先进的影像设备,还拥有人工智能技术和以疾病为中心的各类高级可视化成像技术。例如:

  OncoSuite是业界首个肿瘤介入全面方案,为肿瘤栓塞和经皮消融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优化肿瘤病灶显示、引导导管到位、治疗及疗效评价等治疗环节,使得大肿瘤治疗更彻底,而<1cm的小肿瘤病灶及其供血血管更容易被检出,同时可以避免损伤与肿瘤相近的健康组织。

  在肺癌的早期筛查环节,中国市场自主研发和生产的Access CT被称之为“肺癌筛查神器”,在很低剂量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精准成像,可以辅助体检中心和广大基层医院普及肺癌筛查,提高肺癌筛查的可及性,让更多的患者可以得到早期检出和有效的医疗干预。

  世界上首台以光谱探测器为成像基础的CT——IQon Spectral 光谱CT今年9月-正式在中国市场发布。开启了CT能量成像的新时代。在提供传统CT图像的同时,IQon CT还提供了可以直接反应病灶物质成分属性和功能代谢的定量定性分析数据,有助于隐匿性病灶和早期病灶的发现和判断。同时,对于肿瘤的分期、分级,IQon Spectral 光谱CT通过多参数分析工具可以准确判断肿瘤同源性、良恶性问题,较常规CT的单参数成像观察更为准确客观。对于肿瘤的治疗,IQon Spectral 光谱CT可以早期预测肿瘤的治疗疗效,辅助诊疗方案的制定。

  飞利浦正在与百洋医药合作,探索创新商业模式,使飞利浦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星云高级3D影像数据中心,能通过云端互联,为体检中心的医生提供基于多模态影像量化分析的精准决策支持。飞利浦人工智能技术能自动识别肺结节,不仅能大大降低体检时肺结节漏诊的发生率,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还能面向患者提供易懂和准确的图像诊断报告,使患者能更透明、客观地了解诊断过程和自己的病情,便于医患沟通并制定下一步深入的治疗方案。

  飞利浦的放疗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包括了大孔径CT、大孔径MR等肿瘤模拟定位成像设备,还能通过多图像融合的方式更加精准地定位病灶的具体位置和形态;Pinnacle3智能放疗计划系统,能根据肿瘤病灶的位置、形态、分期等,精准计算出放射剂量,大大减少了物理师的工作量,大大提升了放疗的效率和疗效。不仅如此,飞利浦的环境体验解决方案(Ambient Experience )能帮助患者在进行大孔径CT/MR扫描时放松身心,使得扫描过程更加顺利,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实现精准和人性化的放疗治疗体验。

  肿瘤疾病的高发和其复杂性,在全世界范围内给病理科医生带来的巨大的工作压力。飞利浦IntelliSite数字病理解决方案,能自动生成、阅读和管理病理图像,帮助病理科医生对手术病理切片进行识别与判断,提高病理医生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诊断质量。该解决方案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美国食品药监局(FDA)认证的数字病理解决方案,已被应用于美国的基础诊断领域。

  亮点三:全开放“星云探索人工智能和科研平台”(IntelliSpace Discovery),为提升中国医院的临床科研水平提供智能化的技术支持平台。

  进入21世纪后,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恶性肿瘤等发病率不断攀升,遗传和代谢性等致病因素凸显,用传统单因素致病的研究方法,已不能满足疾病预防、危险因素评估、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需要。在这种背景下,“转化医学”已逐渐成为世界医学研究领域的共识。其主要目的是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使日新月异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转化为改善人类健康的防治措施。

  中国医疗系统拥有基数庞大的患者、复杂多样的病例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然而如何将这些资源运用于医学科研,并进而继续转化为有价值的临床应用,是中国医疗科技创新的重点之一。因此,各级医院在提高科研学术水平方面的需求日益迫切。

  为了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科研的需求,飞利浦全开放的“星云探索人工智能和科研平台”配备丰富强大的算法组件及肿瘤科研套件、开放式的人工智能平台和编程平台、专业的科研服务,可以支持客户自行开发和快速验证临床科研算法,帮助医生便捷整合自有算法或者第三方临床科研应用,无缝融入医院的工作和科研流程,将其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有意义的临床应用。

  在本次肿瘤大会上,除了国内外医学临床、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外,来自阿里健康、腾讯觅影、IBM沃森健康、英特尔、神州医疗、泰和诚、全域医疗、青岛百洋、汇医汇影、等创新平台的嘉宾也积极参与。与会者围绕人工智能、分子影像、精准影像、影像组学、放射肿瘤等话题,畅言行业发展,探讨如何通过跨界整合,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共同开发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提高肿瘤的诊疗效果和效率,推动国内在该领域的临床与学术科研水平。

  人类最终攻克肿瘤疾病,需要各股相关创新力量的共同努力。飞利浦不仅是一个贡献者,也致力于成为一个推动者——推动各股创新力量的融合,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2017-12-12 23:10:24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