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疾病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其他疾病用药

中药的性能

举报/反馈
2017-03-05 20:00:05化工化学出版社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具体地说,性是指药物的性质,能是指药物性质所发生的效能,两者称为性能。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

  祖 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展变化实质上是邪正相搏,引起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所反映出来的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调节人体之偏、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的协调、消除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因为每种药物均具有一定的特性(偏性)决定的,而这种特性,归纳起来就是中药的性能。性味包括性和味两个方面。药物的功效与性味有着密切关系,是药物治病的主要理论依据,对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一) 四气

  寒热温凉称四气,概括药性作用宜。

  论其根源究疗效,相对疾病性质提。

  寒凉用于阳热证,阴寒证需温热驱。

  四气指导临床用,寒热热寒需记清。

  桂枝下咽阳盛毙,承气入胃阴盛亡。

  寒热温凉勿错用,覆水难收需切记。

  (1)四气的含义 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四性中温、热和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和缓的一类药。平性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偏凉、偏温的不同,因此仍称四气(性)而不称五气(性)。

  (2)四气是如何产生的 药物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3)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① 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平肝等作用,适用于热证、阳证,如石膏、大青叶、沙参、石决明等。

  ② 温热药。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功效,适用于寒证、阴证,如附子、干姜、补骨脂等。

  (4)四气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药物的四气理论如何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总的来说,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故王叔和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李中梓《医宗必读》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

  (二) 五味

  五味酸苦甘辛咸,概括药物作用传。

  概括药物本身味,更是药效之反映。

  辛味发散行气血,甘味补益和缓急。

  酸味收敛又固涩,苦味燥泄兼能使。

  咸味软坚能泄下,淡能渗利涩类酸。

  五味应用需谨记,临床切记勿误用。

  (1)五味的含义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称为五味。

  (2)五味的产生 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与四气一样,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并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五味理论。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3)五味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① 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功效,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如麻黄、木香、川芎、冰片、麝香等。

  ② 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常用于虚证、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如党参、熟地黄、甘草等。

  ③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虚汗、久泻、遗精、遗尿、出血等证,如五味子乌梅、赤石脂等。

  ④ 苦味。有泄和燥的功效。泄的含义甚广,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常用于里热证、热结便秘、肺气上逆喘咳等证,如葶苈子、大黄杏仁等。至于燥,燥能燥湿,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苦而温的药物,能燥寒湿,如苍术、厚朴等;苦而寒的药物,能清热燥湿,如黄连、黄芩等。

  ⑤ 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功效,常用于瘰疬、痞块、燥热便秘等证,如昆布、鳖甲、芒硝等。此外,淡味有渗湿、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茯苓、猪苓、泽泻等;涩味与酸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如莲子、海螵蛸等。

  (三)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指药势,相对病势之所言。

  升浮为上沉降下,遣方用药需谨记。

  升浮药能升阳气,解表祛风又散寒。

  催吐开窍药效好,升提浮越功效宜。

  沉降清热又泻火,泄下通便降呕逆。

  止咳平喘又息风,利水渗湿潜阳益。

  病位在上用升浮,沉降用于下方症。

  升降浮沉关临床,药势病势搭配齐。

  升浮药物辛甘温,沉降酸苦咸涩寒。

  质轻升浮重沉降,性味质地有关系。

  升降浮沉炮制变,酒升姜散盐则下。

  配伍亦对其影响,升降浮沉看强弱。

  (1)升降浮沉的含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向性。一般可分为升浮和沉降两个方面。它是和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所表现出来的趋势(病势)相对而言的。

  (2)升降浮沉的作用及适应证 一般说,升是上升提举,降是下达降逆,浮是向外发散,沉是向内收敛。

  升浮药:大多具有升阳、解表、祛风、散寒、催吐、开窍等功效,常用于腹泻、脱肛、表证、痰涎壅盛、宿食及窍闭神昏等证。

  沉降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潜阳息风、利水渗湿等功效,常用于里热证、实热便秘、呕吐呃逆、喘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3)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① 药物的升降浮沉是临床选药的原则之一。因为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也有上逆、下陷的差异。应用其理论来指导用药,当辨析病位与病势,一是顺着病位,一是逆着病势。

  ② 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所以,在治疗上必须针对病情据此原则选药。这种性能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驱邪外出。

  (4)影响中药“升降浮沉”作用趋势的因素

  ① 性味和质地的关系。具有升浮作用的药物,有辛、甘味和温热性。具有沉降作用的药物,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凡质轻的花、叶类药物,如薄荷、辛夷、桑叶大都具升浮作用。质重的根茎、果实、种子、矿物及介壳类药物,如大黄、紫苏子、石决明、代赭石等大都具有沉降作用。

  ② 炮制和配伍的影响。药物经炮制后可以改变药物对人体的作用趋势。如酒制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敛,盐制则下等。药物在复方配伍中,升浮的药物在与较强的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沉降的药物同较多较强的升浮药物配伍时,则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程度的制约。这说明升降浮沉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 归经

  药用归向是归经,作用趋向需分明。

  连独桂附细少阴,太阴苍葛桔升临。

  柴青川芎厥阴走,阳明膏芷术葛根。

  藁桂羌麻行太阳,少阳柴胆翘茵陈。

  胸膈咽头桔梗载,腿足牛膝力下循。

  四气五味为性能,升降浮沉趋势行。

  归经作用其部位,辨其不同需分明。

  药性理论界和用,临床用药效果中。

  (1)归经的含义 归,是指中药作用的归向;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的病变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也就是指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如寒凉药有清肺热、清肝热、清心热之殊;补虚药有补肺、补脾、补肾之异。将药物对脏腑、经络病变的作用进行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便形成了药物的归经理论。

  (2)归经的产生及指导意义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因为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症;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症;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症。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治疗作用,因而得出某药归某经或某些经的结论。如贝母、杏仁能治喘咳胸闷,归肺经;香附能治胁痛,天麻、钩藤能止抽搐,故归肝经;朱砂能安神,故归心经等。说明归经理论指出药效的所在,是从长期疗效观察中总结而来的。

  (3)归经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关系 四气五味是说明药物的性能,升降浮沉是说明药物的作用趋势,归经是说明药物作用的部位。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的不同。归经与四气结合,如肺病咳嗽(归肺经)有寒性的黄芩清肺热,热性的干姜温肺寒,温性的百合补肺虚,凉性的葶苈子泻肺实。归经与五味结合,如同归肝经的药物有辛味的香附疏肝理气,甘味的阿胶补养肝血,酸味的山茱萸肉收敛补肝,苦味的龙胆清肝泻火,味的鳖甲散结消癥。归经与升降浮沉的关系,如同是肺经(咳嗽气喘)的病变,有升浮的麻黄、桔梗能开宣肺气、止咳平喘,用治外邪犯肺、肺气不宣的咳喘;有沉降的桑白皮、葶苈子能肃降肺气、止咳平喘,用治肺热喘咳、肺气不降。所以,归经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五) 毒性

  药物毒性要牢记,大小有毒为分级。

  正确对待药之毒,合理使用很重要。

  中药毒性可避免,安全用药别忘掉。

  中毒原因很多种,储存炮制配伍等。

  使用中药需注意,防止中毒需记牢。

  应用毒药需谨慎,恰当使用效果好。

  以毒攻毒需安全,如若中毒速治疗。

  (1)“毒”的含义 中药“毒”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毒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物之害人即为毒,与现代医学说的毒副作用相同。广义的毒是指一切药物的总称。

  (2)中药毒性分级 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是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

  (3)必须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首先,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的,这是中药一大优势。其次,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还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对待药物毒性的认识,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社会的发展,有一个不断修改、逐步认识的过程。相信文献,不能尽信文献,实事求是,才是科学态度。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还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既要尊重文献记载,更要注视临床经验,相互借鉴,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中药的毒性,对保证安全用药是十分必要的。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还要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

  (4)产生中药中毒的原因 中药中毒的产生与药物储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具体参见各药物)。

  (5)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① 在应用毒药时要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中病即止。同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并严格控制毒药的炮制工艺,以降低毒性。此外,还要注意个体差异,并说服患者不可自行服药。要从不同的环节努力,确保用药安全。

  ② 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

  ③ 掌握药物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便于诊断中毒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

  本文摘自化工化学出版社出版,戴德银、黄茂涛、张德云主编的《常见病用药及诊断》。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