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姚新生: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及国际化思考

  11月26日,由国家中药现代化(上海)创新中心、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和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16创新中药及植物药国际峰会”在昆明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传承·融慧·创新”为主题,以推进中药与植物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目标,为中药与植物药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集创新、技术、市场、应用、信息于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各级政府主管领导、行业专家、企业高管齐聚一堂,与近800位参会嘉宾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与未来。

  当天下午,在2016创新中药及植物药国际峰会“院士论道”环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姚新生出席并就“中药产业做大做强要补哪些短板”及“国家扶持政策如何真正实现‘对症下药’”等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会上,姚新生指出,关心中药材的单一结构,首先从青蒿素的故事来认识。而要想将中医药推向世界,还需要将精力放在中医复方上,把小方子做深。

  中药复方制剂优势凸显

  医圣张仲景开创的中药方剂,是传统中医用药治病的主要手段,传承至今已千百余年。方剂最早出现在后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著作中,俗称“经典方”,也叫“祖方”。

  姚新生介绍,中国千百年传统医疗实践证明中药产品的功效及安全性集中体现在整合后的中药方剂中。传统中医在看病时讲究辩证施治,处方、用药因人、因病及病程进展而异,通过巧妙搭配和加工制作,希望发挥祖方药材之间的相辅相加和相乘作用,或者相反。相佐和相克作用,以利克服药材。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实际用于疾病防止用的药品也多为中药复方制剂就是个证明。中国传统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扩展。

  据透露,日本官方也承认东亚地区的三个传统医学流派均来源于古代中国,东亚有三个地方:中国、韩国、日本。日本FDA官员介绍汉方药的法定加工方法—传统剂型及现代剂型,混合共同水煎,喷雾干燥。在国内搞的配方,把原来的复方分别单煎,然后混煎在一起,它的效果是一样的。近年来,日本是目前销售汉方药物(多元与传统中药的经典复方制剂)最好的国家,2014年日本津村公司销售基于前十位。

  中国传统医学临床实践证明,传统中医药学特别适合治疗下列疑难病症:各种慢性疾病、老年性、退性疾病等。日本方面也有着类似的报道,如不定愁诉,更年期障碍等。

  中药复方制剂迎严峻现实与挑战

  为何融合了有效性和安全性,凝聚了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世界独有、中国引以自豪、抱以厚望、且在实际防治疾病中发挥中心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产品迄今未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姚新生介绍,自八十年代起,随着国门打开,一大批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从国外留学归来。在天然有机化学学科建设,特别是分离、结构测定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开始结合国家需求,关注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但总体而言,受西方文化及创新药物研究理念的影响,我国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大多只关注单味药材的化学成分或者活性成分的研究,很少关注成药性研究。

  中国近几十年来创新药物研究,投入不少,收效不大。其主要原因是对自身拥有传承千百年,承载着博大精神的传统中医药宝贵文化遗产认识不清。

  姚新生表示,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两项重要发明——阿维菌素与青蒿素,大村智教授从几千种微生物中找到阿维霉菌链,发现了抗寄生虫疾病新的微生物药物疗法。但以上发明实际上还是按照西方创新药物研究理念进行研究获得的成果。未能充分反应传承千百年、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特点。中医自古认识到许多中药材多有偏性,故临床防治疾病很少单用,多配伍应用(俗称“方剂”)。

  此外,姚新生强调,中西方对药品的理念截然不同。在西方主流医学社会中,对现代药物的共同要求:应当在单一化合物即具有清晰的化学组成,明确的结构式;药物的量-效关系清晰,有效剂量明确。可想而知,现有的传统中药药品将更难达到西方医学主流社会对“现代药物”的上述要求。

2016-11-29 10:21:58浏览2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