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杨明:中药应走向绿色、智能制造

  “制药有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工业4.0,现在中药还处于工业1.0,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办?所以我谈得更多的是明天的事,甚至是后天的事。”

  11月27日,“2016创新中药及植物药国际峰会”创新精英论坛在云南昆明盛大召开,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明就“中药制药实绿色、智能制造的策略与建议”做了主题报告,主要谈及中药制造产业的未来。

  新兴科学技术对各行各业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处在智能制造技术风口的人们,无论是研发者、决策者,还是实体经济的操作者,都需要时刻判断产业发展趋势。作为一个中药人,“中药制造业能否/怎样步入绿色、智能制造”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传统中药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可归纳为“三低”、“三高”、“不适宜”。“三低”——工艺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药材利用率低;“三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高;“不适宜”——相当大比重的工艺与装备不适宜现代中药生产。目前中药企业的首要目标是改变“三高”和“三低”的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

  中药制造关键工艺设备现状:1.基本硬件与设施没有根本性改进;2.先进技术采用不够,在线检验技术没有和工艺、设备有效结合,过程控制被动且水平不高;3.法规对于设备更新升级之后而导致的工艺变化不敏感。

  杨明现场介绍了绿色制造要如何实现?绿色制造是在保证产品的功效质量及成本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主要有三项指标:

  1、绿色标准,提升中药生产节能、降耗、节水控制标准;利用自动化及在线检测技术、提高质量控制标准。

  2、绿色设备,根据中药制剂特点,研发智能高效新设备。

  3、绿色技术,低温节能干燥技术,低温灭菌技术等。

  智能制造有四个典型特征。第一、状态感知,准确感知市场、客户的实时运行状态;第二、实时分析,对获取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第三、自主决策,按照设定的规则,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自主做出判断和宣传;第四、精准执行,对外部需求、企业运行状态、研发和生产等环节的决策做出快速执行。

  最后,杨明给出了中药制药实现绿色、智能制造的策略与建议:

  第一、夯实基础,标准先行。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原料来源标准、中成药制药工艺标准、质量标准、智能生产流程标准、智能控制管理标准、智能制造生产设备的元器件规格标准化。

  第二、协同创新,突破关键。提前——单元工艺建模;基础——数字化设备;关键——全过程管控信息融合;核心——药用物质全程监测;底线——管控质量风险;根本——数据集成管理及应用;保障——数据GMP管理。

  第三、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制药工艺和设备融合、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

  第四、移动互联,创新模式。将传统管理模式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思维相结合,制定个性化生产模式。

  第五、培育引进,强化人才。如果研发生产团队起不来,中药的智能制造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嘉宾确认)

2016-11-29 10:02:13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