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重构进行时

  谁将在医药分开中获得红利?产业链重构过程中,谁又能抢占先机?最近,围绕着2015年西普会主题——重构健康产业生态链,第一药店财智携手新康界向医药行业大佬们发起了一场关于医药健康产业变革趋势的调研。此次深度调研针对政策专家以及制药企业、商业流通、连锁药店的企业家等40余人展开,旨在了解他们对健康产业趋势的判断与观点。调研显示,无论是对医改后的红利流向还是医药分开的时间表,传统药店均表示乐观。

  医改篇

  传统药店自信能获得医药分开外流的红利

  围绕医改,主要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

  

重构进行时

  有观点认为,因新一届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普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医药分开的进程将加速。在您看来,医药分开取得关键性突破的时间表是?

  解读:

  结果说明,在这个问题上,不同选项可能是代表着不同态度——虽然都明白医药分开是必然的结果,但这一天来得快还是慢,有人表示乐观,有人则认为道路漫长。

  不过,总体来看,认为“3年以内”或者“3~5年”就可以实现医药分开还是占了大多数。但是,选择这两个选项的,均来自企业。

  而医改专家的选择均是“5~10年”,产业专家则选择了“10年以上”。可见,企业家比政策专家在这个问题上要更为乐观。

  问题2

重构进行时

  从操作层面来看,您认为医生与医院分开,是否将成为推动医改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解读:

  小范围的观点摸底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可以说这个问题是调研问题中“掐”得最厉害之一了。

  其中,54%的受访大咖认为不是最关键因素,而余下的46%则认为是。多数派的代表有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中欧商学院教授蔡江南、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等20多位。

  而认为是最关键因素的则以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辉瑞健康药物部大中华区及韩国地区副总裁蔡宝光、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強、一心堂董事长阮鸿献等人为代表。

  问题3

重构进行时

  假设医药分开在3年内实现,药品从医院流出的“红利”,谁最有可能拿到最大头?

  解读:

  第三个问题属于个性化调研,主要调研目标是医药商业界的大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一致,包括九州通董事局副主席刘树林、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益丰大药房董事长高毅及一心堂董事长阮鸿献等均认为“传统连锁药店”能获从医院流出的“红利”。这也可能更多地代表了传统连锁药店的自信。

  技术篇

  新技术冲击?药店大佬很“淡定”

  药店大佬们貌似很淡定。那么对于医药圈关注度颇高的“新技术”问题,大佬们的答案是什么?

  问题1 

重构进行时

  在产业链重构的过程中,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应用在下列哪个环节最具发酵作用?

  解读:

  虽然调研的对象涉及到了工业、商业、终端以及研发等领域与行业专家,且这个题目本来有4个选项,分别是:研发、生产、流通、终端。但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大家都认为重构的过程对研发和生产没什么影响,所有选择都集中在“流通”和“终端”,而且各占一半。无论如何,技术带来的改变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会发生在流通与终端。

  问题2

重构进行时

  有人认为,新技术带来的心理冲击要远远大于对行业的实际影响,面对重构,医药商业企业有充裕的时间去调整适应,你是否认可这种观点?

  解读:

  这是针对医药商业流通与终端代表们的调研问题。调研结果显示的答案非常一致!虽然对于技术冲击所影响的领域方面,大家都认为是在流通与终端。但对于实质的影响,似乎又普遍十分“淡定”。如果说,医药分级红利流入问题显示了传统商业零售企业大佬对政策发展的乐观,那么,这一题则显示他们对新技术的冲击也很乐观。

  问题3

重构进行时

  以BAT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力量,在未来5年内的产业链重构中,会不会成为关键角色?

  解读:

  BAT跨界健康领域,是近两年来的热点话题,马云更是直言“医药是电商领域的最后一块蛋糕”。而对他们的强势进入,多数大佬们认为他们将会成为重构产业链的关键角色。

  不过,不同领域的大佬,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倾向就不同了。在商业领域,也就是大家认为新技术最具发酵作用的环节,大佬们更多的选择了“不会”。而在工业领域,大佬们更为看好BAT,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选择“会”。

  专家方面,医改专家则两种观点各持一半;产业专家则选择了“不会”。

  问题4

重构进行时

  药品零售企业开展消费者大数据挖掘,最佳的路径是?

  解读:

  此题也是针对商业大佬的个性问题。参与调研的商业大佬中,面对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消费者大数据挖掘时,他们对于BAT同样做出了明显的排斥选择。他们当中有选择“自行建设”的,也有“依托专业技术公司”的,还有“与工业伙伴紧密合作”的,但没人选择“与BAT类互联网平台企业紧密合作”。

  在前面第3题中,问及BAT会否成为重构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商业大佬们更多选择“不会”。但哪怕是当时选择“会”的大佬,在面临消费者大数据挖掘问题时,也没有选择与BAT合作,而是选择了“自行建设”。

2015-07-10 00:08:53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