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药企业渠道下沉药店仍是主力渠道

  在“互联网+”的时代,“渠道扁平化”、甚至“去连锁化”的声音不时传出,有的企业尝试加强终端消费者的把控,不过这种行为或多或少受到药店的抵抗。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企业对药店渠道非但没有松懈,反而不断增强其流通渠道(即药店终端渠道)的覆盖,以进一步谋求这一渠道的效益最大化。目前来看,似乎加强流通渠道覆盖的企业遇到的麻烦会少一些,毕竟有很多产品,流通渠道的销售比例占绝对优势。

  终端渠道下沉

  有人认为,在部分企业开始对流通渠道放松,着力于把控终端消费者时,加强流通渠道把控的企业更容易出成绩,比如欧姆龙、西门子等品牌。

  据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宍户康文介绍,2014年,其销售业绩已经达到12.3亿元。其中,药店的贡献率达到70%。所以去年欧姆龙就提出了四项工作重点以加强对线下的控制,包括扩大市场覆盖率、扩大血糖仪产品的销售、强化连锁药店的合作以及主要型号血压计全面升级。其中除了第四项工作属于“内修”升级以外,其他三项都和药店有着紧密的关系。

  所谓的扩张市场覆盖率,其实就是加强药店渠道的全国覆盖。

  据悉,欧姆龙去年新增的合作药店8500家左右,完成了累计铺店6万家的目标,其中在一线城市约2000家,而二、三线城市则新增合作的门店接近6500家。这意味着欧姆龙的终端渠道正在下沉。

  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京良介绍道,二三线城市的区域型连锁的增长空间很大,比如重庆桐君阁等31家与他们合作的连锁去年销售增长率达到200%以上。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家伦也告诉记者,去年和欧姆龙加强了合作之后,该品牌产品的销售额达到300%的增长。

  敏感问题:电商、药店渠道如何平衡?

  尽管药店渠道仍然占绝对优势,但电商作为第二渠道市场,医械业界总量迅速成长至20.9%占比的事实也引起了药店渠道的极大关注。面对药店这一占比最高的主力渠道和电商这一增速极快的新兴渠道,如何权衡的?

  “自建官网销售平台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会有很多问题,我们暂时不考虑自建销售平台。”刘京良告诉记者。事实上,不少企业一直在探索线上和线下的差异化经营。之前是做了线上线下的型号区别,如今,有的已经在两个渠道的主推产品上做差异化。比如血压计、血糖仪、体温计、雾化器等更偏重于疾病防治的品类企业会将重心放在药店渠道,而电商平台会着重在空气净化器、移动可穿戴设备产品等健康促进类产品。

  目前医药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而这一群体重视购买体验感受,所以药店的第一渠道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无法撼动的。未来厂家或许可以尝试在年龄上做渠道区分,电商渠道上的产品除了更偏向生活类外,还可以更针对年轻消费群体。

2015-05-28 00:15:30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