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一年关门8万家 实体药店如何过冬

  《2014年中国单体药店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去年单体药店“消失”8万家,预计今年的数量还会有很大的下降。《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虽然至今尚未正式出台,但各大电商对医药市场的争夺已经初露端倪。网售处方药一旦开闸,势必对现有的药店零售业务形成冲击。(3月24日《新京报》)

  自2002年全国放开药品零售市场以来,医药商业发展迅猛,药店遍布各地的大街小巷。随着医改深入以及店租、人工价格的逐年上涨,传统医药零售业务增长乏力。

  有的实体药店出现连年亏损,有的靠一些中药材、中成药、滋补保健品等品类来维持营收。受线上以及社区医疗服务的双重夹击,去年一部分竞争力弱的单体药店“消失”,涌现了一波“关门潮”。这应该是一种市场“新常态”,意味着药品零售行业将迎来一个新变局。

  有人总结,目前的实体药店面临“三大拦路虎”,如果跨不过去,单体药店数量还可能继续缩减。

  首先,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新版GSP)“门槛”高,药企、药店压力大。 新版GSP已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药品流通监管政策的一次较大调整,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求明显提高。

  其次,在“来势汹汹”的网店、新处方药解禁政策以及不断增长的店租、人力成本等多重夹击之下,药品零售行业尤其是单体店的生存越来越不易。

  另外,有实力、规模较大的品牌连锁药店,也会让一些单体药店感到如临“寒冬”。

  面对新的变局,实体药店想要抵御寒冬,除了理性看待行业洗牌外,更要加快转型。一旦国家《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出台,“线上下单买药、线下药店取药”或成药品销售的重要业态。

  互联网售药模式下,医药电商与实体药店之间如何合作,需要思考,或许这是一条较好的转型之路。单体药店零售商可以改变思维定式,比如对品类、店型做一些创新调整,加强门店人员培训,提供更多元、更贴心的优质服务。此外,有专家建议,实体药店与社区“一公里”的优势是无人能够超越的,利用便利优势实现跨界经营,这也是很好的出路。

2015-03-26 00:07:01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