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也许会是药店行业特别复杂多变的一年,在“弱增长深度持续、大健康全面兴起、互联网真正发力、国家医药新政蓄势待发”等多重挑战叠加下,何作何为、何去何从,真的难言轻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今后药店行业将真正上演强者游戏。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升级走强应该跨越野蛮生存、勇敢生长、摸索成长等初级阶段,迈向更有设计性、规划性、前瞻性的优美成长阶段,更多体现外在与内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智慧与行动的结合等智慧型特征。
以“智”升华顶层设计
《东坡易传》中写到:“智生于忧患,愚生于安佚”。当前既有内忧更有外患的药店行业,迫切需要用忧患意识去正视现实,做到以“智”明道,尤其需要对之前行业发展中的顶层设计欠缺进行完善与升华,重新确定好行业前行“道”的力量,才可固本生末、生生不息。
升级从业心智
“志不强者智不达”,良好的从业心智是做好一切工作之根本。药店行业要持续走强,应该优先对从业者心智模式进行升级,心路通才可路路通。
1.志存高远
首先从高端从业者来说,现在确实到了心智升级的关键时候。行业发展到今天,有不少企业初具规模,更有一批企业家、管理高层日趋成熟,已具备一定条件与基础能够从“独善其身”步向“兼济天下”,加大力度去回报顾客、回报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回报社会,体现更多大爱与更大担当。而就大多数从业人员而言,同样应该跳出现实心向高远,从点滴做起,累积自己的职业高度。
事实上,我们真应该庆幸能进入药品零售这个伟大行业:一方面,能让顾客在药店拥有健康,是利国利民、功德无量之事,特别有意义;另一方面,行业坐拥13亿国人的海量健康需求,从来是、将来也必然是前途无量的朝阳产业,根本不用愁没有足够发展舞台。
2.心胸宽广
一个行业发展之路要想宽广,需要从业者职业之路变得宽广,而这归根到底需要从业者心胸变宽广。环顾近些年药店行业发展的窘境,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从业者心胸窘境使然。为此,行业同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努力拓宽心胸格局:
1)以顾客为中心培养起利他之心:“心底无私天地宽”。从古至今,药店行业就是悬壶济世的功德行业,本不该把挣钱放在首位,而应心里多想着顾客。如一旦赢下顾客的心,一定可以长久赢得其金。
2)丰富知识与技术:药店发展既涉及到医学、药学、零售学、组织学、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美学、仿生学、工程学等诸多自然与人文知识,又涉及到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物流技术、品类技术诸多应用技术,药店人要想让职业之路愈发宽广,必须主动去拓宽知识与技术面。
3)放大格局,走竞合之路:在当今弱增长时期,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眼光向内,放大自我优势形成自家特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共同致力把行业做好做强。
3.学会快乐
对药店而言,只有快乐员工才会创造满意顾客,企业应想方设法引导员工体验到工作乐趣。药店工作虽然繁琐枯燥,但其实处处有风景,例如:
1)特别能锻炼人:每天跟形形色色顾客打交道,长此以往,会因阅人无数而持续成长。
2)能掌握有价值的一技之长:通过药店工作,可以掌握医药专业服务等核心技能,让自己与家人更好拥有健康而乐,更可以助人为乐而乐。
3)特别具有充实感:每天都全力以赴挑战新目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建立起对达成目标追求成功的信心与决心,变得充满激情、愈加坚强。
4)特别能在平凡中成就非凡:零售行业属于典型的英雄不问出路的平民化行业,通过坚持不懈努力,终究可以创造凡人传奇。
另外,企业也要在提高员工快乐指数与团队欢乐指数上多作文章,通过职业规划、职业引导、职业培训、技能竞赛、团队活动等各式激励,让员工在从业过程中有收获、有成长、有感动,让其充分感受到工作之意义与生命之价值。
培正主流思维
在这方面,最主要的是回归以顾客为中心,主动纠正当前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忽略专业、一味求快求大等不当思维,老老实实为顾客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欲取之多予之,多做对顾客有利的事,多做对行业长久发展有利的事。
1.长线思维
古今中外,微利经营都是零售业的核心特征。因此,从事零售业一定要摒弃短期暴富的心理,而应追求“细水长流、水滴石穿”般的长线之美。
其实,微利并不等于不可以赚大钱,只不过其财富要靠长期“滚雪球”般累积而成,用公式表达即,零售业财富=原始资本*(1+利润率)的n次方,核心不在于某时段利润率多高,关键在于(1+利润率)n次方的威力无比。
药店人要坚定长线思维,立志做“百年老店”。近年来,不少药店企业家“小本起家创造巨额财富”的传奇故事,正是“复利模式”与“宁静心境”叠加效应的最好体现。
2.辨证思维
已经步入成年期的药店行业,应该学会善用辨证思维,用动态眼光、发展观点、融合态度去分析当前的策略与方法,理性看待收益与风险、机遇与挑战、短期与长期等诸多关系之均衡,权衡利弊,善于取舍,善待得失。
1)辨证审视高毛策略,主动回归顾客中心,积极回归品牌合作;
2)辨证对待商业化方法与专业化方法的均衡运用,逐步趋向专业化为正、商业化略偏的方法组合;
3)辨证审视短期与长期之均衡,既拼当下,更谋未来;
4)辨证把握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均衡,力求二者之间舍得益彰、先后互生;
5)辨证对待企业自身与行业整体发展间的均衡,在不断放大自身生产之时,同步兼顾行业生态。
6)辨证分析价格战与价值战的投入产出及长远影响等等。
3.专业思维
行业创立至今,最遗憾的就是没能让药店成为帮助顾客解决健康问题的专业场所,而是更多成了一个商业场所。到目前为止,药店同仁在专业建设上一直着力十分有限,借着“难、见效慢、作用平缓”等理由对其避而远之,依然对短平快的商业化手法乐此不疲。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如药店行业真的永远如此,打造不出一点“难”的专业门槛,不能在顾客心中建立起防范新进入者的信任壁垒,真想象不出还能拿什么阻挡汹涌而来的颠覆浪潮与蜂拥而来的搅局大军。
因此,在专业化建设上,真的需要药店同仁们痛下决心,放下一味追求业绩提升的商业喧嚣与浮躁,返璞归真回到“仁心仁术”专业思维上来,扎扎实实修炼专业内功,让药店名副其实地成为顾客身边方便、快捷、可信赖的家庭医生与健康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