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老年人体质较弱,失眠问题容易在老年人中出现,老年人失眠的治疗要缓,用药不宜过猛、治疗步骤也不宜过急,首先应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有助于改善睡眠障碍。在应用镇静催眠药之前,首先试用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控制刺激、睡眠限制等。
在非药物治疗失眠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药物治疗。镇静催眠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需要。临床上使用的镇静催眠药主要有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目前,大量的药理实验以及临床应用证明,苯二氮卓类药物较巴比妥类药更安全,依赖性小,价格便宜,长期应用停药后戒断症状轻,过量服用后也易被唤醒,目前仍是使用最广泛的催眠药。
对老年失眠患者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及病程,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药时需根据失眠的程度、年龄等特点,在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对入睡困难者应选用吸收快、起效快的药物,如咪达唑仑。对早醒者应选用吸收较慢、作用时间长的药物,如氯硝西泮。上述两种症状并存的患者可选用氟西泮。睡眠中断者可选用扎米普隆。处于焦虑状态的睡眠障碍患者,可选择抗焦虑药中的阿普唑仑、氯硝西泮或劳拉西泮。老年人应避免使用长效苯二氮类制剂如氟安定等药物治疗失眠,这类药物会引起依赖、失效、耐药和药物性失眠。
对于难以停药的顽固性失眠患者,可交叉应用不同种类的苯二氮类药物或非苯二氮类药物治疗,以降低药物依赖。抗精神病药物大多数具有镇静作用,因此可应用于老年精神障碍的失眠者,但是剂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症状改善后要逐渐减量至停用。对于难治性失眠伴抑郁、焦虑的患者,专家建议加用适量抗抑郁药,避免联用两种及以上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治疗,症状改善后应尽早停药。
主任药师
北京协和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药剂科
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