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人用药可遵“四不六先后”

  许多老年人会根据自身的用药经验以及周围人的推荐进行自我用药,然而其中,有些用药习惯并不正确,老年人应该掌握哪些正确的用药习惯呢?

  用药谨记“四不要”

  用药别“跟风”。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程度也是不同,并且病情的差异和体质的不同也造成了应用效果的不同。用药应遵医嘱,不能看到其他人用着效果好,就随意换药。

  停药问医生。患多种疾病时,老人可能要看多达3-4位医生。不同科室医生会根据专科治疗需要,考虑是否用药。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用的药,以免影响判断。必要时需要多科室医生同意,才能停换药。

  营养不乱补。如果没有明显的营养素缺乏,不建议擅自长期补充,以免影响正在服用的药物的效果。

  种类须控制。很多老人会自行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和止泻药。它们虽然副作用较小,但由于老人可能记不清需要服用的剂量、时间和顺序,如果服用不当(如间隔时间不够、剂量错误等),易引起过量。如果是复方药,还可能增大与长期服用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建议老人咨询医生后使用。

  六个“先后”要记牢

  先明确诊断,后确定治疗

  当发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找医生明确诊断,而后根据病情参考医生建议,确定治疗方案。不可自己想当然乱用药,否则易导致药不对症及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先食疗, 后药疗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先外用,后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先用外用药解毒、消肿,万不得已再内服消炎药。

  先用口服药,后用注射药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注射针剂时药物会直接通过血液流向全身,进入心脏,危及血管壁和心脏。

  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要比西药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儿,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先用老药, 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来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老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特药时也要慎重。

2014-08-13 00:56:41浏览11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