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人便秘怎么办?用药需交替使用

  夏季是便秘的高发季,而对于老人来说,便秘更是一种通病。由于难以启齿,很多便秘者都默默地忍受痛苦,而宿便堆积在肠道里,不断产生“毒气”、“毒素”,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睡眠差、精神紧张等,更是让人苦恼不已。

  为何老人更容易便秘?

  便秘是指连续48小时未排便,且有自觉症状。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且严重的便秘常伴有头痛、腹胀、厌食,并因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老人颅内压和肠内压升高。

  研究发现,在不运动的老年人中,左半结肠和直肠内可见到粪便积聚现象。另外,由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大脑产生,使胃、结肠反射减弱。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机体虚弱,无力排便均可致便秘发生。另外,老年人多因牙齿松动、脱落,喜食软烂之食,纤维素摄入减少产生便秘。

  老人便秘怎么办?如何用药?

  老人发生便秘,首先要多喝水,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适量运动,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另外,如果情况严重就要及早用药,且要多种泻药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药物成瘾。

  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任东林表示,老人便秘尝试非处方药未尝不可,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交替使用。这是因为排便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很容易形成依赖性和成瘾性。曾有患者吃了二三十片泻药都没有效果,反而对胃肠造成损害。

  临床上常用的止泻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渗透型泻药,借助于渗透效应阻止肠道吸收水分而使粪便稀软,代表药物有乳果糖、甘露醇等。该类药物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宜小剂量使用。

  二是增容积型泻药,可通过增加大便体积促使其排出。这类药物作用不快,但经济实惠、不良反应少,一般便秘者均可使用。此类药物不能增加结肠张力,因此不适合于结肠无力、肠道运动功能差的患者。

  三是润滑型泻药,通过缓解大便干结从而达到目的,代表药物有开塞露、液体石蜡等。这类药见效快,但作用时间较短,经直肠使用时有灼痛感,且久用后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及钙、磷的吸收,故不宜长期使用。

  四是刺激型泻药,常在使用容积性泻药无效后应用,它是通过刺激肠道蠕动达到目的,如中药的大黄就是典型代表。其特点是导泻作用快、效力强,大便嵌顿和需迅速通便者,优先使用。但因其大多含有蒽醌类物质,长期服用会引起药物依赖、结肠病变甚至诱发肠息肉,故使用不宜超过一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温馨提示:老人便秘时应该首选副作用小的渗透性泻药、小剂量润滑性泻药或药性温和的中药。因为老年人体质比较虚弱,切不可自行乱用泻药,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63
2014-07-19 00:07:16浏览162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