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心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心得

老年人更要注意用药安全 年龄大药物反应强

举报/反馈
2014-06-30 10:09:01生命时报

  生活中,很多人生病后都自行买药,根据感觉改变疗程、剂量。据统计,30%的家长都曾自行给孩子用药,其实这都可能给身体带来严重后果。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药物耐受性降低,更应注意安全、合理用药。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了解药品和疾病

  关于药品,首先是其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问题,这些一般在药品说明书上都有明确标注,且每个不良反应都有一定的发生率。其次,药品的有效率。由于 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样的药应用于不同人的效果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一种药品都有其有效人群。最后,所有药品中,包括中药,有益无害的药目前是不存在的, 不要幻想存在药效奇好的神药。

  关于疾病,全世界目前已经发现的疾病有6万多种,可治愈的疾病只占60%,34%的疾病是无术、无药可治的,是不能治愈的。关于死亡,说起来很 沉重,但它一定会发生,人没有长生不老的。一方面是面对,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思考怎样延长寿命、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据统计,我们一生中的医疗保健费,60% 的人把大约70%的钱用在了临终治疗的两三个月上,却不注重平时的健康保健,疾病发现时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很可惜。

  日常用药误区

  由于用药误区的存在,世界上70%的药品被浪费了。同时,不合理用药也给很多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地不利影响,在这方面有许多滥用非处方药的案 例。曾经有一位老同志,由于尿酸高,发生了轻度的关节疼痛,自行到药店买了治痛风的常用药,结果发生了过敏,又到药店买了治过敏的扑尔敏,后来发生了严重 不良反应,即剥落性皮炎。住院治疗,用抗生素后又发生了二次感染,直到最后导致了死亡。很多聋哑患者都是由于儿时乱用药所致。历史上也有很多滥用药的案 例,比如,反应停最初是用来改善睡眠的,后来发现它可以缓解孕妇的妊娠呕吐,结果很多孕妇用后生下的小孩都四肢短小,即海豹儿。再比如,有些含有雌激素的 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是隔代的,生男孩没关系,若生女孩,小孩很早就会得肿瘤。

  用药知识缺乏、过度用药是整个亚洲都存在的问题。在西方国家,药品在整个保健过程中所占比例不到15%,而中国至少占50%,其实这是用药过度 的表现。常见用药误区包括:1.服药时间不对。中医用药讲究时辰,其实西药也一样。2.随意停药和减药,症状消失了就不吃药。3.对不良反应并没有防范意 识,其实过敏、头疼、发脾气等都可能跟用药有关。4.特殊人群用药问题。老人、儿童、孕妇用药都需要特殊关注。5.不按医嘱用药;药品储存不当;躺着用 药;随意嚼碎、掰开服用;兑着饮料喝;用完药马上剧烈运动;吃完药喝酒;绝大多数药物伤胃,应放在饭后吃;动不动就输液、打针等都是常见用药误区。6.听 人推荐用药。比如老同学见面,很多人喜欢把所谓的好药给朋友,听者往往确信不疑。其实,随意介绍用药非但不一定有效果,还很可能害了对方。7.迷信进口 药。其实,到底是进口药好,还是国产药好,也不能一概而论。

  年龄大,药物反应强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年龄。由于免疫功能、神经功能等下降,老年人的药物耐受性下降,因此,要尤其注意安全用药问题。据多 家三甲医院调研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药物不良反应最易受害的人群。用同样的药40~45岁的人发生不良反应的占12%,年龄越大,不良反应越 多。

  另一个就是药物种类。据统计,同时用药5种以下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同时用6~10种时升至40%,同时用15~20种及以上时,发生率升至70%~80%。可见同时使用的药物种类越多,不良反应越多,有些不良反应还可能是潜在的,不是表现出来的。

  用药安全9原则

  合理用药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注意时间、剂量、药物、给药途径和正确利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药物种类、慎用新药。如果同时服用5种药以上,老人因不良反应而跌倒的几率会高很多。

  2.说明书里有禁忌使用、慎用,要注意预防。老年人肾功能在逐渐减弱,服用药效比较强的药要注意。如果服用了降压药、止疼药、降糖药、治疗帕金 森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或感冒药,一定要看看说明书,以防用药后引起不良反应而跌倒。而且降糖药在老年人群中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一次低血糖的昏迷 带来的身体损伤,会消耗掉10年血糖稳定的功劳。还应注意容易引起便秘的药,以防引发脑出血。此外,要注意易引起尿潴留的药物,患者吃完药会感觉想尿尿不 出来了,特别是当今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如果本身患有前列腺肥大,再用尿潴留的药,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3.中西药不能随意混用。比如,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吃降压药的同时,还长期吃中药,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最好请中医辨证施治。

  4.不随意停药、减药或急于求成加大剂量,不随便推荐别人用药。比如,治疗脑部疾病的药、失眠的药,都是从小剂量开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能骤然停药,否则特别容易引发脑出血。

  5.认真记录自己服用后发生过敏的、吃了没效果的药。比如磺胺过敏,一般间隔几十年后仍会在身体同一部位发生不良反应。

  6.注意服药时间,按时吃药。一般他汀类的药晚上吃效果比较好,降压药早晨吃效果比较好,以防夜间进入睡眠后血压骤降。关于用药时间,可定上闹铃或将时间写在药盒上。

  7.给药途径要注意。有些药不能掰开吃,有些药不宜嚼碎吃。

  8.药品的保存。医院药品都有严格的储藏条件,是冷冻保存,20℃以下,还是8℃以下都有严格要求。家庭储备药物大家一般都不注意这些。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都习惯准备一些硝酸甘油应急,但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个月。

  9.用药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告诉药师,每次就诊时,最好带上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或药盒。比如,如果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去拔牙、修牙时候,一定要 告诉大夫,以防拔牙时出血过多。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改变注射部位了也应告诉大夫。因为如果从打肚皮改成打屁股了,对血糖控制会有影响。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