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扑热息痛药品或致儿童多动症及伤肝

  扑热息痛又称对乙酰氨基酚,由于是非处方药,长期以来在止痛、消炎、退烧等领域一直受到广泛使用,并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良药。据专家介绍,国内大多数感冒药都含有扑热息痛,比如白加黑泰诺、止痛片等。

@O@)ORH`MG8AKODJE7R$C[6

  孕妇服用可致儿童多动症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4日报道,最近一个国际性科研团队研究发现,扑热息痛这种止痛药会将孩子患儿童多动症的风险增加约1/3。

  美国加州大学专家研究发现,根据丹麦1996年到2002年间超过6.4万名婴儿和孕妇们的资料,超过半数在怀孕期间服用过扑热息痛,也导致她们的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增加了37%。这些孩子中29%的人可能面临需要服药控制多动症的风险,而另外13%的孩子,到7岁时可能会表现出类似多动症的行为。

  研究人员指出,扑热息痛在女性的子宫内会发挥类似荷尔蒙干扰物的作用,影响胎儿正常的大脑发育。数据显示,孕妇服用这种止痛药的时间越长,风险越大;若孕妇服用这种止痛药超过半年,对孩子的危害会更高——多动症患病风险提高100%、需药物治疗可能性增加50%。

  因此孕妇在止痛剂用药方面应当引起注意,按照英国国民医疗系统(NHS)的建议,孕妇如果必须服用扑热息痛,只宜短期服用,并采用最低剂量。

  另外,过往的研究一经发现,孕妇在孕期长期使用扑热息痛,会伤害未出生胎儿的生殖器官发育。

  扑热息痛虽是使用最广泛、也最让人感到亲切的解热镇痛药,无论感冒发烧,还是头痛关节痛,都可以用它帮助缓解症状,因而深受患者信赖。但事实上,其药效发挥作用的机制至今科学界还没有准确定论,不仅是孕妇,常人如果用药不当也很容易增加疾病风险。

  过量服用易致肝损伤

  此外,扑热息痛一直是药源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曾公布数据,在美国与扑热息痛相关的肝损伤病例中,由于过量服用含此成分的处方药导致的,就占了一半。其中不少病例,最终造成多人肝移植甚至死亡的悲剧。因此,FDA要求制药商对含有扑热息痛成分的药物产品进行限制,每片或一个胶囊的扑热息痛含量不得超过325毫克。

  目前,国内的扑热息痛建议使用的规格是每次300-600毫克。通常来说,如果在吃药的24小时内喝过酒的话,对肝的损伤就会更大。如果一个人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含有扑热息痛的药物,例如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或吃退烧药的同时又吃止痛药,就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

6ETH3DVTGTHLT92CX](V9{8

  儿童使用不当增加患哮喘病风险

  扑热息痛使用不当,不仅会对成年人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儿童也不例外。如果一名儿童服用扑热息痛,五年以后,其患呼吸性疾病——哮喘病的风险会增加20%到25%。如果经常服用扑热息痛,儿童患哮喘的几率会增加三倍。

2014-02-27 09:00: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