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用药就怕走极端:不可因怕副作用而擅自停药

  2014年1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提到目前国内输液滥用情况严重,并提醒大家对待药物应“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此报道再次引起大家对合理用药的关注,很多人在网上讨论,有的说“不输液病好不了”,有的说“就是因为吃药才让我身体不好,还是保健品副作用小,今后生病先吃保健品吧”。我想,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向公众强调一下,不能乱用药的同时,也要防止有人因怕副作用,该用药却不用,这两种错误的极端想法都应避免。

  一个极端:一生病就输液。2013年底,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发布的十大合理用药原则就包括此次央视节目强调的内容。不仅媒体频繁宣传,我们在临床上也常告诉患者,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因为需要刺破血管,是公认的危险性较高的给药方式,甚至可理解它是一次小手术。但冬季来临,还是有很多感冒发烧的人到急诊科,要求我给他们开输液。药物、输液器材质量、输液速度以及个体差异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如高热、寒战、皮肤苍白、血压升高,严重者可能有恶心、呕吐头痛以至于昏迷,甚至休克

  门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如果患者食欲、精神状态还好,没有脱水表现,就可以口服药物治疗,加上休息和补充营养。多数患者通常是不需要输液的。

  另一个极端:怕副作用擅自停药。乱用药可怕,有病该用药不用也很可怕。我在临床上曾遇到这样的案例:张先生8年前体检查出糖尿病后,刚开始能遵医嘱服药,但后来听说药物副作用大,他自己停药并开始迷信保健品。再体检时发现,他的胰岛功能受损严重,而且很难恢复。实际上,药物虽然有副作用,但一般对身体影响较小,该用时不用,对器官的伤害更大。

  还有很多父母认为药有毒性,孩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因此常常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经验来给孩子喂药。例如孩子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如果是链球菌感染引起,治疗3天后虽然退烧了,但真正痊愈却需要10天左右。只要孩子热度稍退、症状缓解,家长就赶紧把药停掉,这样病菌未完全消灭,可能发生风湿热等后遗症。

  大家必须明白,药物不应滥用,尤其是输液这种给药途径;但应该服药时,一定要坚持到底,把疾病彻底治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李湘民

  【延伸阅读】

  卫计委:合理用药十大原则

  合理用药四大因素不能少

  几类常见不合理用药浅析

2014-01-21 14:59:37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