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药店药品“超温上架” 长期或致药品变质

  川贝枇杷膏、跌打万金油、红霉素眼膏清凉油、某些创可贴,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注意到,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必备药品包装上都注明着贮藏要求——“阴凉”。然而记者在对济南多家药店走访后发现,药店在售的低温贮藏药大多是“超温上架”。专家提醒,长期超温储存可能会导致药品变质、药效降低、副作用增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凡例第21条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部分名词术语的释义:“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常温系指10-30℃”。2012年11月6日由卫生部审议通过、2013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85条规定:“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进行储存”。

  昨天中午13:40左右,记者在文化东路上的一家连锁药店内看到,室内空调温度设定在27℃,但是由于进出的顾客很多,空调的降温作用并不明显,很多顾客都是一边扇扇子一边选购药品。像川贝枇杷膏、利巴韦林喷剂这样需要置于阴凉处储存的药品则被直接摆放在货架上。记者询问店员高温是否会影响药品疗效,店员称“没事儿”。

  14:00左右,在历山路的一家药店内,记者看到空调温度设定在26℃。记者询问店员高温是否会影响药品疗效,店员表示:“温度太高会使疗效减弱”。而当被问及此时店内温度有多高时,店员称,店内温度一直保持在20℃左右,“肯定要保证药品的疗效”。但记者带来的温度计显示,屋里的温度为33℃。

  记者随后咨询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药学部,一位姓鲁的药师表示,药品长期超温储藏可能会导致药品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根据药品种类和成分的不用,变化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极有可能会使药品疗效降低、副作用增强。

  山东大学药剂学教授翟光喜告诉记者,药品超温储存可能影响药品的“货架期”,对药品的生产销售企业和消费者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实际储藏温度与药品标示温度差别不大,对货架期影响比较小,如果长期保存在超温比较严重的环境下,就有可能导致药品化学结构发生变化、有效成分浓度降低,影响药品的疗效,缩短药品的货架期。”

2013-08-06 09:21:44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