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护肝中成药选用

  一、护肝类 以护肝为目的,在临床上常用于各型肝炎。

  1.齐墩果酸片:能降酶(谷丙转氨酶)、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纠正异常蛋白代谢等。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活动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每次1~2片,1日3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慢性肝炎,每次3~4片,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益肝灵片:能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等。可用于急、慢性黄疸性与无黄疸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中毒性肝炎等。口服每次2片,1日3次。服满3个月后,每次用量减至1片。

  二、清热利湿 适于肝胆湿热,症见黄疸、口苦、苔黄、尿黄者。

  1.益肝灵片:较适用于湿热黄疸型肝炎。

  2.复方益肝灵片:能滋补肝肾、解毒祛湿、降低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者。以中医辨证属于肝肾虚损,湿毒未清,症见胁痛、少食、腹胀、腰酸乏力、尿黄者尤宜。口服每次4片,1日3次。饭后服用。

  3.鸡骨草胶囊:能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并有降酶的作用。用于急、慢性肝炎。辨证属肝胆湿热者为宜。

  4.垂盆草冲剂(片):能清热利湿,有降低谷内转氨酶作用。用于急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以中医辨证属于肝胆湿热者尤宜。每次10克,开水冲服,1日2~3次(片剂,每次服6片,1日3次)。

  5.护肝宁片:能利湿退黄、益肝化瘀,并能除低谷丙转氨酶。用于急、慢性肝炎。辨证属肝胆湿热、血瘀,症见黄疸、胁肋胀痛、胁下有痞块者为宜。

  三、补虚扶正类 在治疗各型肝炎的同时,较适于正气不足或肝肾虚损,症见乏力、少食、腰膝酸软者。

  1.甘得健胶囊:有抗肝炎、降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急性、迁延性和慢性肝炎。以辨证属肝肾虚损者为宜。口服,每次2~3粒,1日3次。

  2.五仁醇胶囊:能滋补肝肾,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以辨证属肝肾虚损者为宜。口服,每次3~4粒,1日3次。

  3.健肝灵胶囊:有降低谷丙转氨酶,护肝抗炎的作用。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以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者为宜。口服,每次2~3粒,1日3次。

  4.肝喜乐胶囊:能除低谷丙转氨酶,保护与促进肝细胞再生。主要用于急性肝炎、迁延性慢性肝炎、肝硬化。以辨证属肝肾虚损者为宜。

  以上药物在实际应用中,可酌情选择2~3种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临床用于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尚有新癀片、茵陈五苓丸、逍遥丸、乙肝宁冲剂等。它们或重在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或重在疏肝理气、调和肝脾,或兼以活血化瘀,与本文介绍的中药重在护肝有所不同。但在临床治疗中有时也可选择用、合用。

(实习编辑:陈静梅)

2008-03-05 00:51:00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行气疏肝打通中焦的中成药
行气疏肝打通中焦的中成药包括柴胡颗粒、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舒肝解郁胶囊、柴胡疏肝散等。由于中成药涉及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如不适症状持续或无法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内科就医诊治。 1.柴胡颗粒 柴胡颗粒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胸胁胀满、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患者可用开水冲服,通常一天服用三次。此药具有疏散肝胆之风寒,和解少阳的功效,服药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吸收。 2.逍遥丸 逍遥丸,口服,一次6~9克,一日1~2次,主治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畅、食欲减退等症状。该药能疏肝健脾、养血调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加味逍遥丸 加味逍遥丸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肝脾不和引起的两肋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等病症。本品有舒肝清热、健胃消食的作用,服药期间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4.舒肝解郁胶囊 舒肝解郁胶囊可用于缓解抑郁、焦虑状态导致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快感缺乏、紧张不安、睡眠障碍等不适症状。本品能够起到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效果。一般建议饭前服用,用水送服,需注意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可用来改善肝气郁结所引起的胸闷、胸胁胀痛、嗳气吞酸、呕吐恶心、脉弦等不适症状,可在在饭前或饭后服用。本方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服用时需注意不宜久坐不动,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患者在使用行气疏肝类中成药时应注意个体差异,不可盲目用药,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辅助达到疏肝理气的目的。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养肝护肝中成药有哪些
养肝护肝的中成药常见的有杞菊地黄丸、清肝利胆颗粒、龙胆泻肝丸、扶正化瘀胶囊、大黄蛰虫丸。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不可以私自服用药物。1、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主要是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等中药组成,具有滋肾养肝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肾阴亏引起的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状。2、清肝利胆颗粒清肝利胆颗粒主要是由茵陈、栀子、鸡骨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清利肝胆湿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纳呆食少、疲倦乏力、尿黄目赤等症状。3、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主要是由龙胆、柴胡、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等症状。4、扶正化瘀胶囊扶正化瘀胶囊主要是由丹参、桃仁、松花粉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胸胁胀痛、腰膝酸软等症状。5、大黄蛰虫丸大黄蛰虫丸主要是由熟大黄、土鳖虫、水蛭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瘀经闭,腹部肿块等症状。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以免影响药效。如若患者用药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