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记者暗访:药店惯用五步强制推销法

  走进药店想买一盒退烧药,却在不明不白中被店员推销了上百元的感冒药;拿着药品名单按需购买,还是被巧舌如簧的店员忽悠着买了许多附加的营养品……这些在药店买药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2009年,《生命时报》曾做过一项“药店推销”的调查,有九成人表示遭到过销售人员的强行推销。时隔三年后,药店推销依然存在?为此,《生命时报》记者暗访北京市内十余家药店,亲自跟药店店员过过招。

  咳嗽?感冒、止咳、消炎的药一起吃!”

  3月28日上午,位于朝阳区大屯路的某药店刚刚开门,几位年轻店员边整理着衣服边聊着天。“我想买点治咳嗽的药。”记者表明意图后,一名扎马尾的女孩热情招呼记者来到非处方药的柜台,非常熟练地从货架显眼位置拿出几盒药扔到柜台上。“你这种情况要拿点感冒药,拿点治咳嗽的,再配点消炎的一起吃。”记者问:“要吃这么多种?没有一种吃了马上好的吗?”店员轻车熟路地回答:“没有,这几种一起吃才能治得快,这个‘百合固金片’不错,是老药,止咳挺好的;消炎用‘蒲地蓝片’,消炎的必须得吃,不吃炎症下不去,感冒药就吃‘感冒四季胶囊’吧。”

  记者看了看这几盒药的药名及厂家,几乎都没有听说过。店员好像看出了记者的疑虑,赶忙接话:“我给你推荐的这几个,口碑特别好。”记者继续问:“有没有西药?”“现在都讲究吃中药,没有副作用,一些西药吃多了对脑子不好。”店员这样解释道。

  记者听完后决定直接说出想购买的药品。“有同仁堂的感冒冲剂吗?”听到询问,店员的脸色突然沉了下来,声音也变小了:“有,但关键你现在不是感冒,是内热,得清热……”最后,记者在店员“极不情愿”的眼神和“这个效果肯定不如我推荐的那几种好”的唠叨中,买到了一盒十多元的同仁堂感冒冲剂,而那几盒售价都在30元以上被店员推荐的“非著名”药,又被摆回了最显眼、顺手就能拿到的位置。

  随后,记者以感冒、咳嗽想买同仁堂感冒冲剂为名,走访了近十家药店,每家药店都无一例外地在记者提出明确购买需求后,向记者推荐五花八门的药物,且基本都为中成药。

  “嗓子难受吃中药,‘炎热清颗粒’不错!再给你开个感冒药,‘羚羊感冒软胶囊’,都是老药,回头客不少。”“中药一点都不慢,对症后效果很好,而且对肝肾没有损伤,西药是治标,中药才是治本,你是风寒引起的感冒,吃我说的这些药没错。”在店员如同背台词的推销中,记者仔细看了看这些很少听说的被推荐的药物名称:千珍清炎片、蒲地蓝口服液、银翘氨敏胶囊、复方蒲灵胶囊……

  “不用处方,我们就是处方”

  28日晚,西城区椿树馆街某药店夜间卖药的小窗口半开着,里面的灯光有些昏暗。大约晚上9点左右,夜间卖药窗口前并不是那么冷清,依然会有三三两两的人上前按着窗口铃。

  “有罗红霉素吗?”“没有。”“那头孢拉定呢?”店员稍有些迟疑,“这是处方药,你以前吃过吗?”记者表示以前吃过,店员便递过来一盒。短短几分钟时间,记者就轻松买到了处方药。

  29日上午,记者又来到红庙附近老小区聚集地,这里住的多为老年人,四五家药店零散地分布着。“我想给家里老人买点处方药,你们这里卖吗?”记者小心翼翼地询问某药店店员,店员非常肯定地回答:“可以啊,你要哪种?”店员将记者领到处方药柜台,让记者自己挑。“不是处方药都要处方才能买吗?”记者的询问让店员笑了。“用啥处方,我们就是处方,可以马上给你开。”随后,在没经过任何询问的情况下,记者以近百元的价格买到了两盒头孢类药物。

  而在另一家药店,记者在买处方药时,经过了店员的层层盘问。什么症状?什么人吃?对青霉素是否过敏?记者在回答完这些问题并登记后,依然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买到了处方药。在药店工作过两年的王小姐告诉记者,药店可以偷偷卖给没有处方的人处方药,但重要的是要先辨别是否是公检法的人。王小姐说:“多问几个问题就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来买药的了。”

  驻店医是药厂推销员,想卖药先学“五步推销法”

  通过朋友介绍,记者见到了曾是药店“驻店医”的李女士,50多岁的她显得十分精神,说起话来干脆利索。“您不是医生,怎么能当驻店医呢?”面对记者询问,李女士决定当场演示一下,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她就从感冒对人体的影响说到如何治标又治本地解决感冒问题,并向记者推荐了一种“见效快、吸收好、剂量大”的药物,层层递进非常专业,很容易让人信服。其实,李女士在药店工作时的真正身份是某药厂派到药店的推销员。

  李女士说,很多药店的销售人员是由药厂或药品代理商家聘用,然后分派到各个药店,收益直接和业务量挂钩。“其实不少店员都做好几个药商的代理,拿到的提成更多。”药店与厂家的关系也没有那么简单,“一般会有促销协定。比如给药店奖励,一年卖出多少药,会有相应的提成。”还有一些药厂会进行全方位的广告投放,比如在广播里宣传药物,然后在药店里贴出告示,说某著名电台宣传过此药,可放心购买之类的。

  药店里越普通的药物种类越多,同类药物甚至能找到十几种不同厂家、规格的商品。除了一两种知名品牌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很少听说过的小品牌。但它们的售价却与大品牌相当,甚至更高,店员更愿意推荐此类药。某著名药厂的客户经理张女士解释说:“一般高价药比低价药毛利高,所以药店会主动向前来买药的顾客推销高利润的药品。”

  王小姐还向记者透露了他们进药店卖药时,公司培训的“五步推销法”。“其实就是从推关怀、推产品、推价格、推数量、推附加上入手。”王小姐解释,从顾客走进药店的第一刻开始,店员就要表现出对其的关心,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一些医学知识的皮毛进行推荐,然后在顾客有意购买之后,可以进一步提醒他巩固疗程,多买一点。最后,对一些看起来很关注自身健康的顾客,再推销一些附加利润高的维生素等保健品。

  买药认准通用名

  面对依然存在的药店推销乱象,曾任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的朱长浩表示,药店销售人员有义务向消费者推荐合适的药品,这种推荐应该建立在消费者健康至上的基础上,同时也应考虑他们的经济能力,力求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

  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则提醒,作为消费者要多学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应该适当了解药品知识,销售人员都是针对消费者的无知下手。如不放心,最好拿着医生开的处方,说清楚所要购买药品的通用名、品牌和生产厂家,推销者再巧言善辩也无处施展,只能按要求取药。

  如果实在不知道所买药品信息,也可以选择性听取店员的建议。但如遇店员过分热情地推荐药品,还得多留个心眼儿。同时也要提高警惕,以免一不留神掉进推销员设置的陷阱。尽量要选择知名药厂生产的品牌药,降压药、降糖药以及抗生素等药物则不建议在药店购买。

(责任编辑:李荆涛)

63
2012-04-05 09:26:00浏览20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