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年人用药需注意九大原则

  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用药时应讲究以下原则:

  避免盲目用药

  老年人当遇到一些问题导致情绪紧张或者愁闷时,动辄就想使用药物来治疗,其实大可不必。老年人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完全可以通过生活调理和心理调理来消除。一般来说,用药不能盲目,能不用时应尽量避免用药。

  掌握好适应症

  老年人用药要掌握适应症,只有明确诊断疾病后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只根据一些表面现象来用药,很容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用药还要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体质单薄、瘦弱、贫血、气虚的老人,切忌大寒、大凉、发散、峻泻之药;体质肥胖、壮实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老人,应慎用大温、大热、升提滋补之药。

  选择合适剂型

  有些老年人身患的疾病较多,一次服用的药物也较多。而老年人的吞咽功能不好,一次服用这么多药物,既不方便又很困难,因此,不宜使用片剂、胶囊,而可选用液体剂型。另,老年人胃肠道功能不稳定,不宜服用缓慢释放的药物制剂,否则会因胃肠蠕动的突然加速而使药物释放不充分。

  注意给药方式

  老年人若能口服给药的,就不必通过静脉和肌肉注射方式给药。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壁较脆容易破裂,并且肌肉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较差,当以注射方式给药后,疼痛较为显著或易形成硬结,因此,应尽量减少注射给药。

  减少用药种类

  用药种类多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在同一时间用药种类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就越多。据统计,使用一种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而同时使用6种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可增至27%,所以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器质性疾病的老人用药种类应尽量减少。

  选择合适剂量

  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导致机体对药物代谢的能力下降,同时肾脏的排泄也较慢,所以,老年人用药剂量比青壮年应有所减少。一般规定,60~80岁的老年人使用成人剂量的4/5;80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成人剂量的1/2。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某些异常症状,应及时停药。对从未用过的药物要特别注意。已引起过副作用,特别是已发生过过敏反应的药物,决不能再使用。此外还应避免长期用药,以免使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导致中毒反应。

  用药时间的选择

  老年人用药时间的长短由病情决定,通常按“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尤其是对毒性较大的药物。除一些不能突然停用的药物如抗癫痫药、治疗帕金森氏症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除外,其他药停用都是安全的。

  不要滥用补药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乱吃补药,会带来不少危害。例如,长期大量服用营养补益药,会诱发体内多处骨质增生。不过作为治疗疾病的辅助措施,适当用一些补剂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按医嘱服用。

(责任编辑:黄少然)

2012-03-16 10:37:00浏览9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