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帕金森来袭科学用药是关键

  开关失控:睁睁看着车辆呼啸而过

  小刘现在很怕父亲上街,因为父亲的帕金森病似乎“失控”了。

  原来服用一剂药物就可控制症状好几个小时的,但现在需要的药量越来越大,药物作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有时在下次服药前,症状就加重了;有时还突然出现药物失效的情况,就像电灯突然被关了一样。

  有时,这种“突然关灯”就发生在过马路时。邻居告诉小刘,曾看到他父亲走到马路中央,突然就迈不开步了,只好眼睁睁看着车辆在身边呼啸而过,路人看了直觉惊心动魄!

  小刘父亲出现的,就是帕金森病中晚期常见的“剂末现象”(下次服药前加重)和“开关现象”(药物突然失效)。有些病人即使乖乖按医嘱服药,几年之,还是会出现这些情况。

  到底是药物失效,还是病情进展了呢?

  疾病进展,“徘徊在地狱与天堂”

  有一段时间,许多人认为“开关现象”是由左旋多巴(注: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的,但近年的研究发现,在治疗剂量内的左旋多巴并没有神经毒性作用,反而有神经保护作用。出现着魔般的“开关”,主要是因为随着疾病进展,脑内神经细胞减少造成的。

  疾病早期,脑内尚有比较多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本身可分泌和储存多巴胺,当血液中的多巴胺浓度比较高时,可以先储存起来,需要时再释放。病人若能按时服药,效果便可“缝”连接,即当血液中的多巴胺浓度高或下降时,神经细胞可以贮存或释放多巴胺。

  随着疾病的进展,脑内的神经细胞不断减少,多巴胺的“存取”功能下降,失去了缓冲,脑中的多巴胺浓度便完全随着药物浓度而波动,病人的症状也随之波动,每天“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开关失控”,能为力吗?

  CDS,一场从下而上的改革

  虽然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越来越少,但值得庆幸的是,位于这些神经细胞下一级的神经细胞(神经系统就是这样一级级上下传导的)还是正常的。如果这些神经细胞能够持续得到多巴胺的刺激,同样可以克服波动现象。

  使这些神经元持续得到多巴胺的刺激,就是医生们称之为“CDS”(持续多巴胺能刺激)的方法。具体有多种操作手段。

  譬如,持续静脉给药或持续肠道给药(通过经造口术置入肠管,外接装有左旋多巴的微泵),就能实现“持续多巴胺能刺激”了。

  另外,还可用长效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静脉或皮下注射。这种药物不是多巴胺,但和多巴胺“长相”相似,同样可刺激多巴胺受体,起到多巴胺的作用。

  上述方法虽有效,但实施起来比较麻烦,或有创伤,或者价格昂贵,一般只在症状严重的住院病人当中实

  恩他卡朋:药虽好,“孤掌难鸣”

  “开关现象”的出现,除了神经元的减少,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左旋多巴药物本身的特性:在血液中存在时间很短。吸收入血后,大约一至一个半小时,就有一半的左旋多巴被代谢掉了,药效法持久。

  从这一点来看,要做到上述的CDS,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延长多巴胺在血液中的存在时间。

  有一种叫恩他卡朋的药,能够抑制可致左旋多巴在血中降解的酶的活性,大大延长左旋多巴在血中的存在时间,使之保持一定浓度,从而在脑内持续产生多巴胺,进而延长左旋多巴的“开”期、缩短其“关”期,还能减少多巴胺每日的服用量。

  这种药在国外已经普遍使用,有些人一经诊断就开始使用,但由于价格比较昂贵,所以,国内多在出现“开关失控”的时候,才建议病人使用。

  必须指出的是,这个药虽好,本身却不能代替多巴胺的作用,所以,单独使用是没有效果的,一定要和美多巴息宁同时服用。

  不管怎样,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治疗策略。有时,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疾病的表现非常相似,医生只凭家属的描述是很难作出正确判断的,建议病人自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朱燕梅)

63
2011-05-07 02:10:00浏览9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