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医药零售淡季市场现象的形成存在客观性,主要来源于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病种发病率的变化:夏季以心绞痛、心肌梗塞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以脑血栓为代表的脑血管疾病,以感冒、老慢支、哮喘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疾病等,发病率相对降低,导致消费病群发生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客流和销售下降。
其实淡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坐以待毙”的态度、盲目无序的操作、到处“求医问药”却不实施,更可怕的是“唯利是图”的企业定位原则。公司运营不应拘泥于“这个淡季”怎么办,更要考虑未来市场、考虑门店影响力与顾客心智的培养与维护,这才是淡季来临时最应重视的问题。
思维:未雨绸缪
淡季销售的降低是相对的,不能将固有的淡季思维意识演化为管理淡化、行动淡化,坐以待毙;季节性的病群变化,说明了淡季客观存在的真实性与现实性,公司不能将提高销售演化为强压、刻意、盲目甚至不择手段;从公司与门店的长远角度看,淡季的应对策略不能仅把提高当前销售作为主攻方向,既要“瞻前”也要“顾后”。
淡季的市场特点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也就是每年夏季都会不约而来;淡季的市场又存在一定的相对性,那就是夏季也有旺销商品。既然掌握了它的特点,那就根据夏季商品销售特点,提前制定对应的商品采购策略与商品组合策略。采购部门应该知道,防暑降温或者相关联的药品与非药品有哪些?夏季哪些疾病容易发作?前者需要详细的市场需求调查与夏季商品特点调查,后者更靠经验,比如:夏季的胃肠系统的发病率比较高,根据季节特点与发病率特点提前在旺季即将结束之时,对商品结构进行调整、增加经营品种与范围;门店则将夏季商品作为主推方向,以夏季商品作为主题对门店陈列进行调整或者主题变化等。
行动:促销四原则
针对性品类原则
淡季到来时,很多公司或门店采取了多种多样的促销活动以提高客流,如降价与折扣、买赠与代金等,花样繁多,但结果却并不理想。这是由行业的消费特点决定的——有病才买药、得什么病就买什么药是大多数人的药品消费特征。
夏季多发病减少,病群的消费需求减少,所以全品类促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反季节销售是不适合医药行业的,不能照搬照套,应根据夏季季节特点与商品销售特点制定对应品类的促销活动。
适度刺激原则
很多公司或门店采取提高提成的终端政策,以刺激员工的销售积极性,有些甚至以任务强压、对门店或柜组强行摊销等手段,以达到提高销售额的目的。这些方式短时间内可以提高销售,但极端的促销政策造成了终端销售行为的畸形,忽视了消费者的感受,结果是品牌美誉度的降低和消费者的流失。
所以唯利是图的方式只是暂时的,淡季销售应着眼于夏季的商品和季节特点,对员工的销售技巧进行培训与开发,如:夏季高发病有哪些?这些药物之间的关联作用是什么?如何对这些商品进行搭配销售?如何让顾客对非治疗性药物产生兴趣?
主任药师
南京鼓楼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 药剂科
住院医师
福州市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
主治医师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