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憋死了也要看《阿凡达》

  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阿凡达》4日在国内上映,随即火爆空前,电影票房一路飙升。为了更好地欣赏年度大片《阿凡达》,很多市民驱车从广州、深圳到东莞万达国际电影城。而万达国际电影城更是由于播放的Imax3D电影《阿凡达》影片场次过密,导致胶片烧毁,Imax播放设备照成严重损坏,影院经理两度向观众致歉下跪。质量非凡的机器都由此出现故障,何况是区区肉体。

  《阿凡达》片在美国上映时,由于影片长达163分钟,不少观众就表示,时间过长,为了不错过任何精彩镜头,观看期间都不敢去上卫生间,最后导致尿液憋存在体内过久而胀痛无比。为此,更是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计算调查,如果中途要去上卫生间,最佳时间是第56分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中途不上卫生间,完美地欣赏完这部经典巨作呢?

  1 尿路感染——可乐必妥、泰利必妥

憋死了也要看《阿凡达》


憋死了也要看《阿凡达》


  其实,尿急尿频是由多方面影响的。对于正常人而言,不喝大量的液体,坚持3小时不上卫生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对于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病人则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都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其中,膀胱炎、尿道炎患者尤以女性多见。膀胱炎常见的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和终末血尿,甚至全程肉眼 血尿。严重者膀胱炎患者更是由于炎症刺激发生痉挛使膀胱不能贮存尿液,频频排尿无法计数,出现类似尿失禁的现象。而膀胱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治疗办法亦因人而异。

  最典型泌尿感染还有尿道炎,不同的病人表现的轻重程度不一。患者往往有程度不一的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随之跟随而来。尿道炎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尿道炎采用抗生素与化学药物联合应用。

  肾盂肾炎是指肾脏盂的炎症,感染的细菌主要来自尿路上行感染。肾盂肾炎的患者有间断反应出现尿路刺激症状,亦可出现多尿、夜尿增多的情况。

  当你被这些大大小小的尿路炎症困扰的时候,要多喝开水,增加尿量,使尿液不断地冲洗泌尿道,尽快排出细菌和毒素,保持泌尿道清洁。这不禁有人要问,《阿凡达》长达3小时,多喝水上卫生间的次数不是更频密吗?这里可不得不说的是,事前做足功夫,即使是泌尿系统不佳的人,也能欣赏完这超过3000个精彩镜头的长片。

  首先,多喝水是日常生活尿道感染病人必须做的事情,这样有助于缩短细菌和毒素在体内留存的时间。而当你计划好看《阿凡达》的这天时,水可以适当的减量,另外,在入场前一小时内不要喝过多的水或者摄入过多的高水分含量的东西。

  同时,日常的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目前临床治疗和医学研究,目前治疗如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类的尿路感染,采用中药配合抗生素治疗,西药的见效较快,中药能够抵制耐药性,降低毒副作用,同时起到调理的作用。

  根据专家的建议,一般选择抗生素会选择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这类药品,常用的有可乐必妥、泰利必妥。两款药物属于目前泌尿系统感染使用的常规治疗药物,对炎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可乐必妥是第一(制药)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一般药店具有出售,价格在41.80元至46.80元之间。泰利必妥有静脉注射液也有口服片剂,是广谱抗菌制剂,不同厂家生产的价格有所差别,一般价格从15.00元到32.00元,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能力进行挑选。而药房经常有售的其他药物还有头孢克肟片、氨苄西林胶囊等。

  为了避免副作用过大,可以使用中药或者中成药进行调理。而配合的中药方面也有不少选择,银花泌炎灵片就是其中一种选择,近年来其受到追捧,不少医院的医生临床上都会使用。同样的产品还有五淋化石片、石淋通冲剂、结石通片、热淋清胶囊等。

  另外,对于膀胱炎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还可以青霉素结合左氧氟沙星口服,胺甲基异口恶唑(SMZ)结合甲氧苄氨嘧啶(TMP)和碳酸氢钠顿服,复方新诺明或羟氨苄青霉素或甲氧苄氨嘧啶顿服。大肠杆菌感染(革兰氏阴性)的尿道炎的患者,又对氨基甙类抗生素敏感,可选庆大霉素、丁胺卡、先锋Ⅳ,口服可选呋喃坦啶。诊断明确的肾盂肾炎,针对高热、头痛、腰痛给予退热剂、镇痛药口服,尿路刺激症状明显时可用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能药物,排尿痛时可使用碳酸氢钠、枸橼酸钠等碱性药物口服。

  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继续强调一点,要多喝水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这样可以减少膀胱刺激症。另外,女性朋友们也可尝试使用三金片、妇炎康胶囊等,其在泌尿系统上也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适当的使用阴道洗液也有助于治疗,能够保持下体的洁净,避免再受细菌侵袭。

  清热解毒的中药或者中药汤剂同样也有改善病情的效果,金银花、鱼腥草、石韦、紫花地丁、地榆、土茯苓等。而鱼腥草二十克,金银花十克,麻黄六克,甘草六克,炮附片三克,败酱草三十克,威灵仙十克,用水煎服,一天一剂,这样的小配方服药十剂后,不少患者称病情有明显的改善。

2010-01-08 12:07:00浏览44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