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骨质疏松 老人慎用降钙素

  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钙的吸收减少,血钙低,血钙自稳系统发挥作用,甲状旁腺素就会不断动员骨骼中的钙释放进入血液,补充血钙的不足,不断造成“钙搬家”。

  天津一63岁的患者因骨质疏松肌肉注射降钙素注射液后出现头晕、恶心、寒战、血压下降,这是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今年三季度收到一份不良反应报告。专家提醒说,降钙素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但老年人要慎用。

  专家说法: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钙的吸收减少,血钙低,血钙自稳系统发挥作用,甲状旁腺素就会不断动员骨骼中的钙释放进入血液,补充血钙的不足,不断造成“钙搬家”。与甲状旁腺素对抗的是降钙素,降钙素能够制止“钙搬家”,降低血钙,增加骨钙。但是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衰老,自身分泌的降钙素逐年下降,靠自身的降钙素不能达到制止“钙搬家”和骨质流失的目的,这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目前临床使用人工合成的降钙素替代人体自身的降钙素,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降钙素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是钙代谢调节激素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抵抗甲状旁腺素、抑制骨吸收、降低血钙、减少骨钙丢失。现代研究表明,使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能提高骨的密度,还能改善骨的质量。老年人通过补充降钙素,可以防止“钙搬家”,预防骨质疏松,治疗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酸痛、身高变矮、驼背等。

  但专家同时指出,因降钙素为多肽制剂,有引起休克的可能性。因此对有过敏反应的患者,应详细询问既往药物过敏史,使用药品时应密切观察,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罕见的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出现皮疹、荨麻疹时应停药。有过敏体质、支气管哮喘或有其他既往史的患者应慎用。该药通常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灼热、头痛、眩晕、步态不稳、低钠血症、局部疼痛、血清转氨酶升高等。偶见腹痛、口渴、手足抽搐、耳鸣、哮喘发作、发汗、指端麻木、多尿及寒战等,必要时可暂时性减少药物剂量。

(责任编辑:黄镓欣)

2009-12-09 01:00:00浏览12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