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在生物氧化及还原过程和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C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刺激凝血功能、增加对感染的抵抗作用,并参与解毒功能,还有抗组胺及阻止致癌物质生成的作用。本品用于补充营养及治疗坏血病、齿龈肿胀、齿龈出血,以及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或其它疾病以增强抵抗力,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的辅助治疗,也用于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然而近年来据国内外研究表明,由于维生素C的用量日趋增大,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愈来愈多,故不能掉以轻心。现将其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腹泻  每日服用1~4克维生素C,即可使小肠蠕动加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

  胃出血  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C,会发生恶心、呕吐等现象。同时,由于胃酸分泌增多, 能促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加剧,严重者还可酿成胃黏膜充血、水肿,而导致胃出血。

  结石  大量维生素C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被肝脏代谢分解,最终产物为草酸,草酸从尿排泄成为草酸盐;有人研究发现,每日口服4克维生素C,在24小时内,尿中草酸盐的含量会由58毫克激增至620毫克。若继续服用,草酸盐不断增加,极易形成泌尿统结石。加之维生素C呈酸性,可使尿酸浓度增高,这样对形成结石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贫血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减少肠对维生素B12的吸收,致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情加剧恶化。若病人先天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每日使用维生素C超过5克时,会促使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而产生贫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痛风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血中尿酸浓度过高,致使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处发生一系列症状。而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剧增,诱发痛风。

  静脉炎  静脉注射维生素C时,若速度过快,可引起眩晕或昏厥。再则该药对血管壁有刺激性,久用会产生静脉炎,甚至形成血栓。

  月经性出血  人工流产的妇女,应用大量维生素C,如每日服用6克,三日后引起月经性出血。  婴儿依赖性  怀孕妇女连续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使胎儿对该药产生依赖性。出生后,若不给婴儿服用大量维生素C,可发生坏血病,如出现精神不振、牙龈红肿出血、皮下出血;甚至有胃肠道、泌尿道出血等症状。

  婴儿消化不良  哺乳期的婴儿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出现不安、不眠、消化不良等症。

  儿童骨科病  儿童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罹患骨科病,且发生率较高。

  不孕症  育龄妇女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如每日剂量大于2克时),会使生育能力降低。

  免疫力降低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

  停药反应  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C,其血酸中的药物浓度会比正常人低,这是由于机体“超负荷”后,改变了体内的调节机制加速了对维生素C的分解与排泄,若突然停用,机体仍会保持原有的代谢速度,致使维生素C缺乏,导致坏血病。故停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

  过敏反应  不论口服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对某些人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故不能滥用。

(实习编辑:焦卉慧)

2009-09-18 01:19:00浏览11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