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权威资讯

间歇性寒颤怎么引起的?

举报/反馈
2021-11-24 01:36:2339健康网

间歇性寒颤是疟疾的症状之一。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以间歇性寒颤、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为特征。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间歇性寒颤怎么引起的?跟大家说说

在红细胞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虫种鉴别的重要依据。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寄生期称为红内期,这一阶段随着虫体生长、发育、繁殖时期的不同,其形态变化很大(多形性),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发育期,即滋养体期、裂殖体期和配子体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疟原虫形态时,须将薄血膜涂片用瑞氏或姬氏液染色,染色后的疟原虫核为紫红色,胞质为蓝色,疟色素不受染色的影响仍为棕褐色。

滋养体期(trophozoite):为疟原虫在细胞内最早出现的摄食和生长的阶段,按其发育的先后又有早期滋养体和晚期滋养体之分。早期滋养体的胞质较少呈纤细的环状,中间为空泡,颇似戒指的指环,细胞核较小,位于环的一侧,颇似戒指上的宝石,故此时也称环状体(signetring)。以后虫体明显发育增大,有时伸出伪足,胞核亦增大,胞质中开始出现消化分解血红蛋白后的最终产物疟色素颗粒(malarialpigments),被感染的红细胞形态又发生变化,并可出现不同形态的小点,此时称为晚期滋养体(亦称大滋养体)。

裂殖体期:晚期滋养体发育成熟后虫体外形变圆,胞质内空泡消失,核开始分裂,称为裂殖体前期或未成熟裂殖体。裂殖体前期的核继续分裂,胞质随之也分裂,疟色素渐趋集中。最后分裂的每一小部分细胞质包绕一个细胞核,形成许多小的个体,称为裂殖子(merozoite),这种含有裂殖子的虫体称为裂殖体或成熟裂殖体。

提高人群抗病力:疟疾疫苗接种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由于疟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给疫苗研制带来较大困难。目前研制的主要是子孢子蛋白和基因疫苗,尚未能供现场应用。

袁俊丽主任医师内科 邯郸市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