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健康快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疾病健康快讯

这2种降糖新方法,不用花一分钱,效果竟比降糖药还要好!

举报/反馈
2023-10-08 16:10:4539健康网

老李今年68岁了,他在十年前就检查出血糖高,后来逐渐就发展成为糖尿病,听说得了糖尿病需要长期吃药,所以老李一直也有吃药,但是血糖却一直居高不下。

前几天老李在公园里下棋,遇到了几个朋友,就聊起了血糖这件事。没想到同样是吃药,其他几个同样血糖高的人都能将血糖控制得很好,为何自己的血糖就无法控制呢?

经过一番了解后,老李终于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控制不好血糖了,因为他认为只需要吃药就行了,所以在平时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而且还不喜欢运动,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但是他的那几个朋友除了吃药外,还非常注意饮食,每天都去散步、打太极等,这下老李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

降糖不只靠吃药,生活方式干预更重要

不可否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吃药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来说,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血糖,因为长期血糖过高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

据统计,几乎99%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比如视力下降或失明、肾衰竭等,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任务。

糖尿病药物有很多,患者该如何选择呢?可以参考这4方面的内容:

患者的基本情况

比如患者的肝肾功能,有的患者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就要选择不需要肝肾进行代谢的药物,或者选择自己的肝肾能够耐受的剂量,这样能够减轻药物对肝肾造成的负担。

耐受程度

不同的患者对药物有不同的耐受程度,有些药物有的人用了不会出现明显的肠胃反应,但是有的人用了却会出现腹泻、腹胀的等副作用。因此,选择哪种药物还需要看患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

患者的病程和胰岛功能状况

如果患者的病程较短,而且胰岛功能状况较好的话,一般不需要应用胰岛素,只需要选择口服降糖药,就可以很好地控制好血糖;

如果患者的血糖很高,或者同时还伴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时候,就要积极使用胰岛素,能够达到快速降糖的效果,减少血糖过高给患者带来的机体损害;

如果患者的病程很长,胰岛功能也差,就可以选择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来治疗。


其他因素

比如患者是否同时患有心脏病、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这时候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就要更加注意了,可以选择既可以降血糖,又对心血管有益的药物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意味着只吃药就能控制好血糖,还需要注意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尤其是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容易存在一些误区。

1、运动

合理科学的运动对预防和改善糖尿病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运动能够防糖尿病、降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以及提高心肺功能,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有运动,但是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可能是因为走进了运动误区。

运动误区一:运动断断续续

每次进行运动的时间应该在10~30分钟,而且两次运动的间隔时间不能过长。有相关研究发现,如果超过3~4天停止做有氧运动,那么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运动对降血糖的效果。

建议:在运动的时候,如果运动量比较大,可以隔1~2天,但是不要超过42小时,如果可以最好每天坚持做1次有氧运动

运动误区二:不注意骨骼肌锻炼

在人体中,71%的糖元储存和85%的血糖转化都是由骨骼肌来完成的,锻炼骨骼肌既可以避免糖分在血液中堆积,避免血糖过高,又可以在血糖低的时候释放糖分来防止低血糖,起到平衡血糖的作用。

因此,建议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周最好做2~3次强度中等的抗阻训练,比如杠铃、哑铃和弹力带等,能有效锻炼肌肉的耐力和力量。


运动误区三:特殊时期也运动

就算运动的作用再好,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安排,如果有这5种特殊情况时,应该要停止运动:

比如合并急性感染期、空腹血糖大于16.7 mmol/L、血糖波动较大或反复低血糖、严重肾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可以等到控制好病情后再慢慢恢复运动。

2、饮食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注意三餐规律,不要吃过饱,同时还要讲究食物的搭配和进食的顺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血糖过高。

吃早餐的时候要注意搭配粗粮,比如杂粮馒头、全麦面包、燕麦片等;午餐要吃饱,因为白天的能量消耗比较多,午餐要有足够的饭菜;晚餐可以吃得像乞丐,一定要清淡,而且不能吃过饱。

此外,掌握好进餐的顺序也有助于控糖,最好的进食顺序是:汤、蔬菜、主食、肉类。不过,在饮食中很多人都会走进5个常见的误区:

饮食误区一:不吃主食

主食作为人体能量的来源,吃太少主食容易导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不吃主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饥饿性酮症

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天也要吃一定量的主食,具体的主食量需要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活动量等来计算。


饮食误区一:不吃细粮

细粮并非不能吃,但是要少吃,可以粗细搭配着吃。长期大量吃粗粮也有弊端,容易导致矿物质和脂质代谢紊乱。

饮食误区三:不吃早餐或晚餐

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进餐规律,如果经常不吃早餐或晚餐,这种不规律的进餐习惯反而容易加重血糖波动情况,给身体带来更大的危害。

饮食误区四:不甜就可以多吃

不甜的食物不代表含糖低,比如一些主食吃起来虽然不甜,但是由于含有的大量的淀粉,在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就会转化为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依靠是否有甜味就判断食物的含糖量,更不能盲目相信无糖食品。

饮食误区五:只吃蔬菜

有些患者觉得很多蔬菜都有降血糖的效果,于是拼命吃,但是无论是哪种蔬菜,都不要连续吃,每天的蔬菜摄取量最好在500~750克左右。

比如苦瓜含有苦瓜皂甙,虽然能调节血糖,但是容易对胃肠造成刺激导致腹泻;黄瓜的糖分少,但是吃过多就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还容易导致腹泻。

总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要注意生活习惯,特别是注意避免进入饮食和运动方面的误区。

参考资料:

[1]《蔬菜能降糖,也别连着吃》.生命时报.2019-12-09

[2]《这种降糖新方法,不用花一分钱,效果竟比降糖药还要好!》.北京卫视养生堂.2018-04-12

[3]《选降糖药要看四方面》.生命时报.2020-10-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