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免疫性疾病

艾滋疫苗何时面世?

举报/反馈
2008-12-22 07:07:0039健康网社区

  6年前,在中国科学院第11次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报告说,由于病毒变异太快,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在今后10年内不会问世。

  日前,在中科院第13次院士大会学术会上,曾毅院士再次报告了“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当记者问到,防治艾滋病的疫苗还要等多久?他说,任何科学家都难以回答这个问题。

  人类研究艾滋病疫苗已有20年了,现国际上已进行了120个艾滋病疫苗的临床测试,测试疫苗包括重组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蛋白/多肽疫苗以及不同疫苗的组合。目前,无论是艾滋病抗体疫苗还是细胞免疫疫苗均尚处于早期阶段,所研制的疫苗在理论上均难以克服艾滋病毒所带来的挑战。因为艾滋病毒I型至少包括9个亚型和众多的重组型(我国的主要流行株即是B'/C重组型)。而且,病毒可不断通过遗传变异,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控制。研发有效艾滋病疫苗,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

  从21世纪始,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加大了对艾滋病疫苗研究的经费投入,形成了全球合作攻关的良好态势。近年,很多大型制药与疫苗公司也纷纷加入或加大了艾滋病疫苗研发的投资。

  在发展中国家中具备疫苗研究经验、生产条件、评价队伍和管理体系的国家十分有限,国际机构普遍认为中国是最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之一。第一个由长春百克生物公司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作研制的DNA和安卡那株痘苗病毒艾滋病疫苗已于2005年3月正式启动I期临床试验,疫苗沿用国外成熟的技术平台,采用DNA与非复制型重组安卡那株痘苗病毒为载体,插入我国流行株CRF08—BC来源的免疫原基因进行联合免疫。研究已基本结束,标志着我国境内T细胞疫苗临床试验的开始。

  此外,我国在复制型和非复制型天坛株痘苗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疫苗、仙台病毒载体疫苗、多肽表位疫苗、蛋白疫苗等方面的艾滋病疫苗临床前研究上均取得一定的进展。

  曾毅院士说,尽管我国HIV疫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说,在国际上影响力有限,试验的疫苗均没有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包括上游研发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研究创新不够、队伍间缺乏合作、疫苗研发上下游脱节等。

(实习编辑:戴月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