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哪些症状提示包皮龟头炎?

  包皮龟头炎又分为包皮炎和龟头炎,由于常常同时出现故称为包皮龟头炎。这种炎症可以是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临床上以感染性的包皮龟头炎较多见。感染性的常由于不洁性交,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淋病双球菌或其他细菌引起;非感染因素多是由于包皮过长,清洁不够,包皮和龟头之间的不洁之物,即包皮垢,便会堆积起来,刺激局部的包皮和粘膜发生炎症。

  临床上常见的包皮龟头炎有如下几种,其症状:

  (1)急性浅表性包皮龟头炎初起时局部潮红,的皮肤发红、肿胀,自觉龟头有灼热和瘙痒的感觉。翻开包皮,可见包皮内面及龟头充血糜烂,有渗液,甚至于出血。继发感染后可见小溃疡,有恶臭的乳白色脓性分泌物。如与内裤磨擦即感疼痛,患者常常活动不便。可伴有腹股沟淋巴结的肿大和压痛。

  (2)环状溃烂性包皮龟头炎在龟头和包皮上,可见红斑,逐渐扩大,呈环状,可形成浅表性溃疡面。

  (3)白色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包皮和龟头可见红斑,表面光滑,并有小疱疹,红斑的边缘较清楚,急性发作时有糜烂、渗液。

  (4)滴虫性包皮龟头炎龟头起丘疹和红斑,逐渐扩大,边缘清楚,红斑上可见针头大小的小水疱,最后形成糜烂面。

(实习编辑:郑德仲)

2008-09-16 00:02:00浏览10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肌炎是什么怎么治疗的
皮肌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旨在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并改善肌肉功能。定期监测肌酶及肺功能,尤其合并间质性肺病者需警惕病情变化。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限制活动,避免肌肉进一步损伤,病情稳定后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合并吞咽困难者需调整饮食,必要时采用鼻饲或软食,确保营养摄入。避免日晒,使用防晒霜及防护衣物以减少皮肤损害。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首选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肌肉炎症及皮肤病变。病情严重或激素疗效不佳时可联合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可改善肌肉症状及皮肤损害,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血常规。需注意,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3、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应在炎症控制后逐步开展,包括被动关节活动、低强度肌力训练及水疗,以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热敷或按摩可缓解肌肉僵硬,但需避免急性期使用。皮肌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及感染诱发疾病活动。饮食应富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如瘦肉、鱼类及新鲜蔬果,以支持肌肉修复。严格防晒,使用SPF30以上防晒霜并穿戴遮阳帽及长袖衣物。适度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游泳,维持肌肉功能,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症状。戒烟并避免接触粉尘等呼吸道刺激物,减少肺部并发症风险。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可参与病友团体或专业咨询以改善长期治疗中的心理压力。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幼年皮肌炎能治得好吗
幼年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肌病,经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实现治愈,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反复发作或遗留后遗症,需长期管理。幼年皮肌炎的治疗通常以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作为初始治疗药物,同时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对于皮肤表现为主的幼年皮肌炎,还可加用硫酸羟氯喹。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感染、骨质疏松等。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控制,肌肉力量逐渐恢复,皮肤病变也可减轻,达到临床治愈。然而,幼年皮肌炎的病情复杂,部分患者尽管接受了规范治疗,仍可能出现病情反复;一些患者还可能会遗留后遗症,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这些后遗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功能和外观,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如按摩、热敷、电刺激等,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力量,以减轻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此外,还可遵医嘱进行运动训练,根据患儿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缓慢屈伸手指、手腕、膝关节等,帮助患儿恢复肢体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年皮肌炎患儿,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实现病情的稳定控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患儿的皮肤护理,避免阳光直射,防止皮肤损伤加重。此外,家长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避免因疾病导致心理问题。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肌炎病情是怎样的
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伴特征性皮肤损害。病情严重程度差异较大,轻者仅皮肤受累,重者可出现呼吸肌无力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肌酶谱检测及肌肉活检等检查。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皮肌炎的皮肤表现具有特征性,最常见为眶周紫红色斑(向阳疹)和戈特隆征(指间关节伸侧紫红色扁平丘疹)。其他皮肤表现包括甲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异色症及光敏感等。部分患者皮肤症状可先于肌肉症状数月甚至数年出现,称为无肌病性皮肌炎。皮肤损害程度与肌肉受累程度不一定平行。肌肉症状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近端肌无力,常见于骨盆带和肩胛带肌肉。患者可出现蹲起困难、梳头费力等表现。严重者可累及吞咽肌和呼吸肌,导致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患者肌酶(如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通常显著升高,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皮肌炎可伴发多种系统损害,肺部受累最常见且严重,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部分患者合并恶性肿瘤,尤其是40岁以上患者,常见于卵巢癌、肺癌等。心脏受累可表现为心肌炎或传导阻滞。建议疑似皮肌炎患者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确诊后需全面评估肿瘤及脏器受累情况。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初始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同时应定期监测肌力、肌酶及肺功能。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感冒患心肌炎概率大吗
感冒后患上心肌炎的概率并不大。了解感冒与心肌炎之间的关联,对于正确应对感冒、维护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感冒通常由多种病毒引起,如鼻病毒等。当人体感染这些病毒后,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病毒入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清除病毒,使身体恢复健康,不会波及心肌。虽然某些病毒,像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理论上具有亲心肌性,可能侵犯心肌,但这只是少数特定病毒类型,并非所有感冒病毒都具备此特性。而且,即便接触到这些可能侵犯心肌的病毒,人体免疫系统也会先在呼吸道等部位进行抵御,将病毒拦截在外,使其难以有机会到达心肌组织引发心肌炎。此外,当感冒病毒入侵时,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会立即行动起来。巨噬细胞能够识别并吞噬病毒,淋巴细胞则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在免疫系统的强力作用下,大多数感冒病毒在呼吸道黏膜表面就被消灭,无法进一步向身体深处扩散。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在面对感冒病毒时,能更高效地抵御病毒,降低病毒侵犯心肌导致心肌炎的可能性。日常要积极预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与感冒患者接触。感冒期间,多休息、多饮水,保证充足睡眠,让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若感冒后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疑似心肌炎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