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神经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脑和神经疾病

脑脓肿的手术治疗探讨

举报/反馈
2008-05-27 22:59:0039健康网社区

  脑脓肿为颅内严重感染性疾病,发病以青年男性多见,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头疼、癫痫及颅内感染症状,并以中耳炎引起的颞叶及小脑脓肿常见。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及诊治水平提高,脑脓肿的流行病学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血源性及隐源性脑脓肿发病率明显升高,而耳源性脑脓肿相对下降, 尤其是隐源性脑脓肿发病率的升高,对病史长、感染征象不明显的类似肿瘤的脑脓肿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脑脓肿诊断正确率达92%~100%。

  脑脓肿经历炎症期、化脓期后即进入脓肿壁形成期。脓肿形成前,以药物抗菌治疗为主,当脓肿局限、脓肿壁形成后则采用手术治疗。如果患者颅内压增高已出现脑疝迹象时,则不论脓肿是否已局限, 均需采取适当手术措施,以解除脑疝危象。脑脓肿较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药物治疗中应使用敏感抗生素,对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厌氧菌感染占相当比例。脑脓肿亦常见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故对细菌培养阴性者,选用对厌氧菌敏感并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对于抗生素的选择,经验治疗多数首选以甲硝唑、第3代头孢菌素、磺胺嘧啶和氯霉素等联合用药。抗生素应用应联合、足量,并且疗程要够长,至少应用1个月以上方能达到根治效果。

  根据病程及CT表现,对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脑脓肿选用不同手术方法。在本组中使用的手术方式有:

  ①脓肿穿刺切除术。该术式优点为切除病灶彻底,适用于脓肿包膜形成好、位置不深且在非功能区者及外伤性脓肿含有异物或碎骨片者,对脑疝患者或多次抽脓未能治愈的脑脓肿也应作脓肿切除术。该术式的缺点是脑组织创伤较大,损伤功能区则易产生后遗症。

  ②CT定位下锥颅穿刺双腔套式引流管持续冲洗引流术:本组34 例,全部治愈。该术式简单快捷、安全、创伤小,适合儿童、老人及难以承受较大手术者。深部脑脓肿大多数体积小、多囊,邻近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域,立体定向技术穿刺治疗此类疾病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在CT定位下行脓肿穿刺引流,不但适用于包膜形成期脑脓肿,更适用于包膜未完全形成的脑脓肿,均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并可减少手术并发症。持续引流可避免反复穿刺引起损伤、出血及感染扩散,同时可利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冲洗脓腔,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对于多房性脓肿,也有较好疗效,单侧半球2个脓肿如相临近,可采用穿珠法穿刺引流,具体方法为穿刺点的选择要尽量使2个脓肿腔在一条直线上,按预定方法向前先穿刺引流近端脓肿,反复冲洗至引流液清亮,再向前穿刺远端脓肿腔,同法冲洗引流并保留固定双腔管于远端脓肿腔内。双腔套式引流管较单管引流更有如下优点:手术创伤更小且治愈率高;抗生素稀释液与脓肿液分开,使抗生素在脓肿腔局部有效浓度更高;双腔套式引流管头端形成负压,使引流液更通畅,不易堵管;可一次引流多个脓肿腔。近年来我科均首选此方法治疗脑脓肿,手术切除仅用于脓肿与脑表粘连或脓肿位于非重要功能区经穿刺引流后脓肿体积缩小不明显病例。

  术后拔管指征有:①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减轻,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消失,体温、血象接近正常,引流液清亮;②眼底水肿消退,偏瘫肢体肌力明显恢复;③头颅CT复查脓肿壁缩小或消失,脓腔内少量积液或积气,中线结构复位。同时术后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确保引流管通畅,每天冲洗时须注意注入量应小于引流量,而且要观察引流物的颜色;②抗生素稀释液必须确保24小时持续均匀滴入;③全身支持治疗和辅以抗癫痫药物治疗。

  总之,脑脓肿的治疗应根据脑脓肿具体情况,并按照个体化的原则,及时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治愈率。

(实习编辑:陈俊琦)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