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神经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脑和神经疾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道管理

举报/反馈
2008-05-27 11:22:0039健康网社区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ian- Barre Sgndrome, GBS) 是一种急性起病, 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的首发症状是四肢急性, 对称性, 迟缓性瘫痪, 最严重的是累及肋间肌和膈肌可致呼吸肌麻痹, 呼吸困难。呼吸肌麻痹引起的通气障碍性呼吸衰竭是GBS致死的主要原因, 采用机械通气保证足够的肺泡通气, 纠正缺氧是急性期治疗的首要任务。所以必须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病情观察

  1.观察呼吸变化: BGS致呼吸肌麻痹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也是治疗过程中减少病死率, 增加治愈率的关键。此病容易恶化, 发展迅速, 应特别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尤其应观察有无呼吸麻痹的早期症状。可经常询问患者呼吸是否费力, 有无胸闷, 气促, 心慌现象, 能否吞咽及自行咳痰, 如发现患者精神萎靡, 意识模糊, 烦躁不安, 咳嗽无力, 不能将痰有效咳出, 呼吸窘迫, 紫绀等时, 说明有呼吸麻痹的危险, 需要立即通知医生。黎茶珍等认为: 急性GBS患者激素治疗中出现呼吸肌麻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激素治疗。因此, 临床治疗中如果急性GBS患者运用了激素, 就应特别注意呼吸肌麻痹的发生。Polly等研究表明呼吸衰竭早期临床征象为: ( 1) 明显的膈肌无力: 早期表现为心动过速, 呼吸急促, 轻体力活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气短, 言语断续等, 严重者出现反常呼吸运动( 吸气时胸廓外移而腹壁内收) , 卧位更明显; ( 2) 胸锁乳突肌活动增强: 肉眼难以觉察, 但触摸可以发现, 多出现于反常呼吸运动前; ( 3) 呼气无力: 表现为呼吸表浅和咳嗽无力; ( 4) 呼吸肌无力: 呼吸肌疲劳, 气道分泌物排出困难和小灶性肺不张等; ( 5) 有延髓麻痹临床征象。

  2.及早行气管切开: 早期气管切开, 及时正确使用人工辅助呼吸是抢救本病、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患者若出现呼吸、吞咽、咳嗽困难, 咳谈不能, 皮肤黏膜紫绀, 血压增高, 心动过缓时, 应尽早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刘琳等认为临床上观察呼吸肌肌力最方便的方法是床旁测肺活量 (VC) , 如患者<20 ml/kg时应加强监护, 如患者出现疲乏, 呼吸过速和心动过速, 异常呼吸运动即进行气管插管, 如2周开始恢复可延迟气管切开, 而2周以上仍无呼吸肌力好转迹象即行气管切开。

  二、 呼吸机的观察

  1.呼吸机的使用: 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呼吸机的使用, 明确报警意义。当通气过度时, 胸廓起伏明显, 血压下降, 应及时调节呼吸机各参数; 当通气不足时, 患者烦躁不安, 面色潮红, 末梢紫绀, 大汗淋漓, 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 此时气道阻力较高, 多为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 应立即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尽快维护和改善呼吸功能, 有效纠正缺氧。若患者安静, 胸廓稍有起伏, 口唇红润, 血压脉搏平稳, 则表示通气得当。通气管路连接时, 集水瓶应低于患者头部, 防止管内积液倒流入气道, 湿化瓶内加注适量蒸馏水, 定时检查管路, 湿化瓶, 集水瓶等, 搬动患者时要防止管路扭曲, 脱落, 以确保呼吸机的正常使用。

  2.血气分析的监测: 注意动脉血标本的采集, 以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血pH值等指标, 以了解呼吸衰竭, 酸碱失衡情况, 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病情来调节呼吸机方式、次数、氧浓度等各参数值。

  三、呼吸道的护理

  1.加强翻身拍背: 翻身拍背是气道护理中一项重要措施, GBS患者存在呼吸肌麻痹, 肺纤毛运动减弱, 应每1~2小时翻身拍背1次。拍背时五指并拢呈碗状, 借助腕关节的力量由下向上, 由外至内依次震动叩击背部, 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 可防止肺泡萎缩及不张, 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 有效的协助患者排痰。

  2. 呼吸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建立后, 呼吸道黏膜- 纤毛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和防御系统被破坏, 使上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 致纤毛运动减弱, 增加排痰困难及缺氧, 引上或加重炎症, 降低肺的顺应性。为维护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呼吸道内必须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为了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采用雾化吸入, 湿化液直接注入气道内等方法湿化气道。( 1) 高频震动雾化吸入: 用生理盐水5 ml加!- 糜蛋白酶1支加庆霉素8万U加地塞米松5 mg配成雾化液, 从气管导管口给予高频震动雾化吸入, 将药物制成气溶胶的形式, 经雾化吸入直接达下呼吸道和肺泡, 药物吸收快, 具有作用部位直接, 剂量小, 作用时间长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 2) 同时用蒸馏水加于呼吸机湿化瓶中持续湿化呼吸道, 温度调至28~32 ℃, 防止气管黏膜干燥和低温造成气管痉挛。( 3) 气管内滴药: 稀释液的配制为0.9%氯化钠溶液20 ml加庆大霉素8 万U, 地塞米松5 mg, r- 糜蛋白酶1支, 沐舒坦15 mg或根据气管感染菌种选用敏感抗生素, 每隔3分钟~1小时随呼吸沿气管壁缓慢注入1~2 ml左右, 或吸痰前后给予3~5 ml气管内注入, 在呼气末吸气初时注入为宜。

  3.及时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护理关键,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措施, 但吸痰是对呼吸道一种损伤, 所以必须严格掌握吸痰的时机、方法和技巧, 严密观察患者的痰鸣音, 咳嗽反射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做到及时、适时、有效的吸痰。

  (1) 必要时吸痰: 当患者感到喉头有痰且无力咳出或呼吸困难, 喉头有痰鸣音, 肺部有湿啰音, 紫绀等时需要吸痰。不视病情的盲目吸痰, 不但易损伤呼吸道黏膜, 还会因呼吸道受刺激使分泌物增多。

  (2)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 吸痰时采取有效的气管内吸痰, 应根据内套管的粗细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一般吸痰管直径为气管内径的1/4~1/5, 头部光滑, 前端及侧端有孔, 成人可选择 10~16号的吸痰管。

  (3) 选择适宜的吸引负压: 吸痰时先检查负压, 压力过高易损害气管内壁, 严重引起肺不张, 压力过低会吸痰不尽, 造成反复吸痰, 次数过于频繁, 也会损伤气道。另外, 时间过长易造成低氧血症。所以一般成人负压选择40~53.3 kPa。由于小气管尚未发育成熟, 易损伤气道, 而口腔黏膜柔嫩, 血管丰富, 易损伤而致口腔感染, 宜调节吸引负压力为13.31 kPa。

  (4) 严格无菌操作: 气管切开后可因无菌操作不严导致感染, 加重病情。因此, 在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前应先洗手, 戴无菌手套, 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1次1根, 吸痰时吸痰管要用无菌镊子夹取。口腔与气管的吸痰管要绝对分开不能共用, 紧急情况下, 可先吸气管, 后吸口、鼻腔分泌物, 然后丢弃。

  (5) 有效的吸痰: 吸痰前先高浓度氧吸入1~2分钟, 取得患者配合。吸痰时先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操作时动作要轻、快、稳、准, 勿反复提插, 应螺旋向上提,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若导管气囊要放气, 应先行气管内吸引, 再行口咽部吸引, 放掉气囊内气后, 换另一根吸痰管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同时, 注意观察记录分泌物颜色、量、性质及缺氧改善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四、防治呼吸道感染

  感染是GBS死亡的第二个主要原因, 尤其是有呼吸肌麻痹, 球麻痹患者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另外, 气管切开及人工呼吸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 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 有关文献报道: VAP的发生率为18% ~60%, 病死率为50%。因而, 防治肺部感染是抢救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应严格控制探视人员, 病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 开窗通风, 地面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天, 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 ℃, 湿度为50%~70%, 必要时根据痰培养结果应用抗生素。江艳等认为如呼吸机麻痹超过21小时以上, 不论有无感染征象, 应立即使用抗生素。临床上可根据患者需要进行适时吸痰, 减少患者吸痰次数, 从而减少了对患者的机械性刺激, 使机械通气患者的VAP发生机会降低。

  五、撤机, 拔管的观察

  GBS患者, 尤其应用机械通气者, 极易发生肺部感染, 心律失常, 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在临床上显得非常重要, 而尽早撤离呼吸机又是预防各种并发症, 促进疾病早日恢复的关键。应密切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 一旦患者出现自主呼吸, 及早停用呼吸机, 拔除气囊, 随着呼吸逐渐恢复, 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可将颈部肌力( 胸锁乳突肌) 的早期恢复迹象作为早期呼吸肌力恢复指征, 此时可采取尝试- 间断式脱离呼吸机至拔管。王军红认为应用T型管撤机较常规撤机方法明显缩短时间, 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撤机后对于已经自主呼吸恢复的患者, 要进行拔管, 做好拔管前准备, 可先试行堵管, 先堵1/3~1/2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现象, 观察24小时若无呼吸困难, 可行完全性堵管, 观察24~48小时后拔管。拔管后, 切口不缝合, 切口覆盖凡士林纱布, 外加1~2层无菌纱布, 再用碟形胶布固定。观察切口有无漏气及分泌物溢出, 2~3天后再次换药, 切口一般4~5天即愈合。

(实习编辑:陈俊琦)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