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普通外科疾病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治疗

举报/反馈
2008-04-27 16:31:0039健康网社区

  终止妊娠前在短期内应初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最简捷的方法是尽快输注大量新鲜血浆以扩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凝集, 并可根据病情输注红细胞、血小板、清蛋白,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该病发展十分迅速, 常在产后、术中、术后立即出现肝、肾衰竭, 并持续1~2周, 如能度过此危重期, 多数能康复, 此期应在专科医生的配合下加强综合支持治疗:

  (1) 补充血制品, 每日交替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清蛋白, 改善低蛋白血症, 增加血液胶体渗透压和有效循环量,减少腹腔积液, 防止脑水肿; 积极使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 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血管内皮细胞修复;

  ( 2) 并发凝血功能障碍时输注新鲜血、库存血、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 补充体内缺乏的血浆凝血因子;

  ( 3) 适量使用皮质激素, 保护患者度过危重期, 促进肝细胞合成蛋白质;

  ( 4)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中毒

  ( 5) 治疗肝、肾衰竭, 早期应用利尿剂, 必要时血液透析;

  ( 6) 使用肝肾毒性小的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7) 尽量少用或不用镇痛剂;

  (8) 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 在有条件的医院, 可进行血浆置换或用床旁持续静脉血液滤过, 清除血中过多的游离脂肪酸、炎症递质、氨及部分胆红素, 有效地防止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本病产后临床症状数周可逐渐消失, 但各脏器组织病理学上改变约需数月才能恢复, 产后仍需密切观察, 慎用避孕药物及肝损药物。

(实习编辑:龚丽芬)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