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基础知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冠心病基础知识

胆囊患病心脏受牵连?

举报/反馈
2008-03-14 12:26:0039健康网社区

  3年前,时年53岁的吴女士在健康体检时,意外地发现自己患有结石。她暗自庆幸:自己这胆结石可不像别人那样受罪,又是绞痛又是发炎,一直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此她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近半年来,她总是感到心跳忽快忽慢的,而且有时还有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不适,到医院去检查,被诊断为冠心病。于是按照冠心病治疗了一段时间,可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前一段时间,由于饮食上没有注意,引发了急性胆囊炎,胆绞痛让她痛苦不堪不说,冠心病的症状,胸闷、心前区疼痛也加重了。她决定这次胆囊炎治愈后一定要去做胆囊切除手术,以免它日后再次兴风作浪。

  吴女士虽然下定了决心要去做胆囊切除手术,可有一个问题一直让她感到紧张不安:自己患有冠心病,不知道能不能耐受手术?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入院后,医生对她做了全面的检查,认为她的胸闷、心前区疼痛并不是真正的冠心病所引起,而是由于胆心综合征所造成的,对手术的影响不大。吴女士放下了思想包袱,配合主治医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胆囊切除手术后,吴女士不仅胆绞痛的问题彻底解决了,连冠心病的症状也全部消失了。她十分高兴,说自己真幸运,一刀居然治好了两种病。不过,让吴女士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胆囊患病会连累到心脏呢

  所谓胆心综合征是指患有胆道系统(胆囊、胆管炎症、结石或肿瘤)疾病的病人,可以引起类似冠心病的症状、体征,甚至还可出现心电图改变。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系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胆心综合征也随之大幅度上升。由于胆系疾病和胆心综合征不仅可以同时存在,二者还可互为因果,使病变更为严重和复杂,有时在临床上很难区别。不少病人像吴女士一样,长期戴着“冠心病”的帽子,精神紧张,而且久治无效,有的甚至还因此贻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为什么会出现胆囊患病,心脏受累这一胆“颤”心“惊”的现象呢?其主要原因有:①迷走神经反射。当胆道系统疾病发作时,病理性刺激可传导到大脑的迷走神经中枢,由此产生的兴奋再通过迷走神经下传,引起心脏的冠状动脉收缩或痉挛,致使心肌供血受到影响,出现一系列心肌缺血缺氧症状。②感染引起心肌中毒。胆道系统发生感染时,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再加上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和酸中毒等因素,可使心肌细胞内的线粒体受损,从而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使心脏的传导系统和自动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那么,应当如何鉴别自己是患了胆心综合征还是冠心病呢?①先有胆系疾病症状,后出现心脏病症状。②胆系疾病加重时,心脏病症状随之加重,胆系疾病好转时,心脏病也随之好转。③胸闷和心前区疼痛发作时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超过冠心病引起心绞痛的发作时间,而且治疗冠心病的措施无效。④心脏病发作的诱因常与进食油腻食物或情绪波动有关。发作时右上腹会有明显的压痛,B超检查时胆囊或胆管内有结石、增厚或肿物等改变,心电图检查有时可见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病症状会随着胆系疾病的控制而不治而愈。

  引起胆心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胆系疾病,所以,患有胆系疾病的患者应当积极治疗原发病,当胆系疾病好转或治愈后,心脏病的症状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临床证实:绝大部分胆心综合征患者在胆囊摘除后,心脏病会不治自愈。胆心综合征发现得越早,治疗得越早,效果会越好;否则,持续时间过长,会使心脏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到时候即使胆系疾病治愈了,心脏病症状也不能得到改善。

(责任编辑:王海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