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疾病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综合疾病访谈

精神科专家沈家宏:三类人最容易患上网络依赖症

举报/反馈
2007-11-16 15:36:0039健康网

  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主要部分,甚至成了全部。网络突然断了,你会心烦意躁吗?如果一二天不上网,你会觉得少了什么东西吗?会觉得空虚吗?

  由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39健康网发起的中国互联网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日前结束,基于此次调查统计分析的《中国互联网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报告》也正式公布。调查显示,71%的人认为自己对网络有依赖;52%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如果1~2天不使用电脑或不上网会感到不踏实的感觉。那么,有的人为何对网络如此依赖?就此,39健康网的工作人员采访了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沈家宏主任。

三类人最容易患上网络依赖症
 

  39.net:什么是网络依赖症?它的表现有哪些?

  沈主任:很多人对网络依赖症还不太了解,我们要区分网络依赖症与正常的办公人员。办公族尤其是IT人员,每天用电脑工作,有时可能需要加班,这样他们使用电脑的时间就会过长。但下班后,他们对网络并不过分依赖,几天不上网并不会觉得心理不踏实,这种状态下的人并不是网络依赖症的人群。

  网络依赖症与药物依赖有相似之处,两者都需要长时间来满足。但网络依赖症除了时间的特征外,它还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使日常工作、生活受到影响。网络依赖症的特点总体有二个特点:有依赖性、社会功能障碍。

  39.net:患有网络依赖症的人,他们的不踏实感来自于什么呢?

  沈主任:心理对网络的过多需求,在某种程度就会产生网络依赖症。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被认可、被尊重,没有得到爱。所以去网络上寻求这些,以满足心理精神需要,一旦脱离网络就感觉很烦燥。

  39.net:网络依赖症除了让人离不开,它对身体还有哪些危害?

  沈主任:过度泡在网上,会导致视力下降、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因此容易感冒,呼吸系统首当其冲。尤其是在网吧,空气污浊,容易出现咳嗽,精神紧张,导致血压上升,这也是高血压年轻化的一个原因。

  39.net:哪些人是网络依赖症的高危人群?

  沈主任:精神空虚、情感受挫、无所事事的人最容易患上网络依赖症。

  39.net:很多人都有体会,一旦对某样东西产生依赖是很难戒掉的。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对抗网络依赖症?

  沈主任:网民要一分为二看待网络依赖症,其实网络依赖症不是问题,某种程度上要感谢网络,它让社会进展,使信息传播更快更广。很多孩子由于压力过大,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暴,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因此,他们会去上网,通过聊天、打游戏等方式来释放压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网络,这些孩子可能会去吸毒、打架、做违法的事情,正是网络给他们心理上起到缓冲作用。在网络上得到了现实生活中缺少的东西,就不会去吸毒、做违法的事情。

  不同年龄的人,出现网络依赖症的原因是不同的。有的人是因为压力过大,有的人是因为精神空虚,有的人是因为情感受挫,有的人是因为婚姻危机,原因不同,解决的办法自然不一样。哪个方面是导致网络依赖症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就从这方面下手,关键是治本,因人而异。

  很多家长一提到网络依赖症就过于恐惧,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发现孩子有网络依赖症,就马上制止、体罚,从而导致与孩子的沟通存在问题,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远。其实,一旦发现孩子患有网络依赖症,这是一个早期信号,父母应该把握住这个信号,反省自己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是否存在问题。在现实中多与孩子沟通,多给予关爱。父母的养育方式得当,父母的婚姻关系好,对孩子压力就会小一些。处理好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孩子自然就会疏远网络。

  专家档案

  沈家宏,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科主任和心理督导师、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网瘾治疗中心和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治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客座教授、广东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心理咨询师)高级考评员、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从事精神科临床二十余年,心理治疗十余年。曾进修于北京安定医院,多次参加过有关认知、精神分析、婚姻家庭、性心理、儿童青少年及梦的分析等全国性心理治疗高级学习和研修班。发表过《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与《研究生人格因素与心理健康因素的相关研究》等论文。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惊恐发作等各类神经症尤其是婚姻或家庭问题、儿童网络成瘾问题、儿童品行问题、儿童学习困难的心理治疗,同时精于疑难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及儿童精神疾病如多动症、抽动症的诊断与治疗。目前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海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