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与意外伤害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事故与意外伤害

急救专家王维平:每辆救护车应配一部手机

举报/反馈
2011-05-03 01:53:0039健康网

  4月21日,广州市某工地发生惨剧,一男子被脚手架上坠落的一根长达5米的钢管穿腹,生命垂危。接到120电话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仅用时20分钟,完成了出车、到达现场、急救、截断钢管、转院、开始手术等一系列急救流程,创下同类重大事故抢救最短时间。抢救过程中,一系列创新急救方式可圈可点。

  其中,医护人员用自带手机与伤者随时保持联络立下汗马功劳,急救医生刘江辉在救护车上就已打通伤者手机,了解到现场最新情况,通知消防队进协助,同时遥控指挥现场急救,保住了伤者性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教授王维平建议,为广州市每辆救护车配备一台手机,并与120系统联网,让出诊医生能够随时和病人保持联系。

  医生与报警病人沟通 100次出车8次放空

急救专家王维平:每辆救护车应配一部手机

  目前,我国的急救流程较为清晰“120接警—120分诊—医院出车—到达现场”,但问题同样也非常明显:报警人只能同120简单陈述病情,一线医生只能经过120转述简单的只言语了解病情。最需要沟通的病人与医生在救护车到现场前任何联系,极易贻误最佳抢救时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王维平教授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医生与报警患者缺乏沟通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极大的耽误了抢救时间。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10分钟内如果能得到医生指导下的急救,生存几率将提高50%以上。

  除此之外,不少救护车频频被“放鸽子”也不容忽视,由于报警人情绪焦虑,但并不知道救护车何时能到,不知医生身在何方,往往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就已自己找车入院,导致救护车“扑空”。王维平教授表示,急诊科医生早已见怪不怪,出车100次,总能遇上7、8回,非常奈。

  医生自备手机联系患者 “遥控”现场急救

  为尽早了解患者病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规定每名医生上救护车前必须自备手机,向120系统查询到报警人电话,了解最新病、居住地点、交通状况,同时指导病人开展早期急救。

  急救学上强调“黄金一小时,白金十分钟”,但是受广州市交通状况限制,目前广州120仅能承诺“3分钟出车”,而这一段救护车耗在路上的时间,正是急救的最佳阶段,如何在这一段最宝贵的时间内让病人得到医生的指导,至关重要。此次男子被钢管穿腹,正是急救医生在急救车上了解到病情后,迅速通知消防队,不到10分钟,救护车与消防队一起赶到现场,截断了困住伤者的钢管,方能入院治疗。

  每车一部手机代价低廉 关系百姓健康

  目前,广州市急救系统所属的救护车均配有车载手机,但均为05、06年前的老式手机,仅有英文操作界面,实际工作中基本闲置。而一部通话质量良好的手机目前市场价不过千元,完全能够承受。

  王维平教授表示:一部手机,不仅仅是硬件配置上的缺失,更是急救思维理念的老化。让医生随时保持与患者的沟通,既节省了医疗资源,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急救系统应该考虑这一建议,而不是让医生自备手机,承担通话费用。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商涛  通讯员:李绍斌)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