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一度被怀疑为食用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剂症致死的广州市7岁男童罗雄,经过广东省疾控中心调查,发现实为“乌龙”事件,虽然患儿确患有横纹肌溶解症,但其所食用的“小龙虾”实为街头一种常见的儿童膨化食品,上印有“小龙虾”字样。
而患儿罗雄生前接触过流浪猫,综合发病表现,狂犬病发病致死的可能性正逐渐升高。
事件回放:六岁男童突发肌溶解症去世 死因成迷
事件三大看点:
第一 患者确有横纹肌溶解症
今年1月6日,患儿罗雄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右上肢疼痛,逐渐波及背部至全身,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感冒”给予治疗。但是,到了1月7日,罗雄逐渐出现发福呕吐,见水、遇风后躁动、惊跳(非明显抽搐),见情况逐渐严重,于1月8日转入南方医院儿科。
根据南方医院儿科门诊记录,罗雄在入院时心律及呼吸尚属正常,但有明显的躁动和神志模糊,进行身体检查时不肯合作,回答医生的询问也是文不对题。血常规检查发现,此时,患儿的肌酸激酶(一种细胞能量代谢的关键酶)高达15360U/L,而一般人的正常范围在(0-174U/L),超标近88倍。经过医生询问,得知患儿近日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外伤、中毒史,仅仅在两个月前捡过一个野猫。
但是到了1月8号晚上,;罗雄的病情忽然急转直下,不仅伴有呕吐,而且伴有血压下降,心跳上升;此时,再次追问患儿病史,医生才得知,1月5日,他曾自行购买过“小龙虾”, 此时肌酸激酶已经上升到69335U/L,且出现肾功能不全。于是,一个熟悉的名词“横纹肌溶解症”出现在人们的脑海。
但及时的治疗并未能挽救罗雄的生命,1月9日,罗雄病危,医院进行插管、利尿等抢救措施,但此时肌酸激酶已经上升到181220U/L,1月10日凌晨5点20分, 情况急剧恶化,罗雄体温急剧升高,再次出现躁动,7小时内尿量仅仅110毫升,直到6点20分,心脏骤停。随后,抢救未果。
以下为最后诊断:1、急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2、急性心力衰竭;3、急性肾功能衰竭;4、急性呼吸衰竭;5、高钾血症;6、低钙血症。7、狂犬病未排除。
第二 “小龙虾”实际为街头零食、一种膨化食品
由于患者所有检测指标都与横纹肌溶解症相符合,且最终诊断结果确实患有极为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加上之前询问病史得出的“食用小龙虾”的经历,媒体无一例外的惊呼:“小龙虾”又来了!
事发后,广东省疾控中心组织调查小组,迅速开展调查,经过再次细致询问,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之前,患者家属和患儿所陈述的“小龙虾”,竟然并非南京“小龙虾”事件中的水产品——小龙虾,而不过是街头一种常见的、小学生颇为喜爱的一种膨化食品,类似小包装的薯片,仅掺杂有少量虾粉,有虾的味道而已。
第三:狂犬病的嫌疑越来越大
排除食用水产品“小龙虾”致死的原因之后,另一种和患者死亡前的表现极为相符的病症“狂犬病”开始进入专家视线。
首先,患者狂躁、反复呕吐,见水及遇风后躁动、惊跳(非明显抽搐),均与狂犬病发病时表现极为相符。狂犬病潜伏期短则10天,长则1年以上,最长可达10年,且一旦发病,其100%的死亡率令人绝望,全世界目前仅有1971有过一个痊愈的案例,但笔者未能找到更详细的资料。
其次,狂犬病同样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但由于2010年8月,南京“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症致人死亡”事件传播面积较大,民众对此惶惶不安,一旦出现“横纹肌溶解症”,条件反射般联想到“小龙虾”,加之患儿吃过一包类似“小龙虾”的膨化食品,才进一步干扰了人们的视线,导致报道中的“乌龙”。
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患狂犬病的人几乎100%会发病身亡,全世界仅在1971年有1个痊愈的病例。
本病潜伏期10天至1年以上,最长可达10余年,一般为30~90天。临床分两型:兴奋型(典型)最常见,瘫痪型偶见。兴奋型又分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兴奋期持续1~3日,主要表现为怕水、怕风、怕声、怕光和兴奋不安,恐怖异常,最典型的症状为恐水。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商涛 通讯员:吴剑鹏)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主任医师
龙岩市第一医院 全科医学科
主任中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沈阳市沈河区风雨坛街127-1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长江路32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横峰县新建路24号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陵园西路5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太原市万柏林区众纺路2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金乡县